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末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动荡变革的时期,此时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也呈现出一种复杂求变的发展态势。建安、太康作为两个诗歌创作繁荣期,代表着不同特色的诗歌风格。在研究从建安到太康的诗歌创作时,人们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在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诗人上。其实,傅玄作为由魏入晋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更能清晰直接地反映出魏晋之际诗风变革的一般轨迹,而历来对此的研究显然还不够全面。 本文试图从我国诗歌发展的历史进程入手,纵向探讨傅玄的文学观念、诗歌创作在汉末魏晋时期文学思潮、诗歌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成就与不足,并初步寻求其中原因。全文共分三部分: 一、魏晋文学思潮中的傅玄文学观 由傅玄现存文献资料可知其文学追求:主张典雅旨远,要求文质相副;提倡写实,反对虚诞;重文体,好模拟;反对“体小而俗”,提倡雅化繁丽。 二、魏晋之际诗风变革中的傅玄诗歌 (一)乐府诗歌的继承与变革。1.古题古事乐府,跨越建安诗人对汉乐府的改造,多向汉乐府古事回归,以一种教化意识和僵化模式改革汉乐府,形成拟古诗风;2.古题新事乐府,直承建安诗风,继续着乐府诗歌的变革和发展;3.自创乐府,自创新题以自由抒情言志,并在情感表达、艺术加工等方面进行探索。傅玄乐府诗歌在中国乐府诗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傅玄诗风的承变轨迹。在魏晋之际的诗风变革中,傅玄与正始诗人一样,不同程度地继承了建安诗风,却发展成两种不同的诗歌创作风格,正是傅玄一脉直接成为太康诗歌的创作主流。傅玄诗歌承变具体表现为:诗歌题材的扩大化;诗歌抒情的精深化;诗歌形式的技巧化。傅玄诗歌可清晰地反映出魏晋之际的诗风变革。 (三)诗体的变革。魏晋诗歌领域出现的各种诗体,傅玄几乎都有尝试和探索。在与同期重要诗人的比较中,可发现傅玄在诗体发展中的承变轨迹。 三、傅玄诗风承变原因探析身思想的复杂与矛盾、社会环境的变动与影响、诗歌发展的雅化历程等原因。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傅玄并不是一位声名显赫、地位卓著的诗人,但在魏晋之际诗风变革的特殊时期,他却是一位取得重要成就、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诗人。在从汉末建安到西晋太康的诗歌发展中,傅玄无疑起着一种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