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对外资银行不断放松进入限制。2006年12月中国银行业已经全面开放,对巨大的中国市场垂涎己久的外资银行加速本地化进程,开始对中国市场的全力冲击,即使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也难以阻止外资银行在华扩张的脚步。在中国,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银行体系的稳定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外资银行在华全面渗透过程中究竟会给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带来怎样的影响,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现有的研究主要基于两个视角:时间性研究和阶段性研究。本文是以“阶段理论”为指导,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选取1999-2008年数据为样本,基于不稳定的内在生成机制,采用指数分析法构建银行体系稳定性月度指数(BSSMI),然后将外资银行渗透程度和其他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变量对于BSSMI进行分段回归,研究外资银行渗透对于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变动和演化过程。研究发现中国银行业开放的过程中,伴随外资银行渗透,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演化过程也可粗略地看出倒“U”形态,与阶段性理论基本相吻合。此外,在危机期间,外资银行在中国采取的微观战略也是影响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