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艾米斯小说中的“末世景观”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作家马丁·艾米斯在作品中多次采用“末世”这个词语来形容当代社会,多部长篇小说中为我们展现这个颓唐荒谬的世界。本文通过对“末世景观”进行文本分析,归纳其表现,剖析其成因并探索其审美价值。本文的主体由三个章节构建而成。第一章分析马丁·艾米斯作品中的“末世景观”。马丁·艾米斯通过“金钱侵蚀主体意识”、“生活领域乱象迭出”、“社会恐慌情绪蔓延”以及“人民身心遭受摧残”这四个方面的客观描绘以及对于人物心理的穿插体现,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末世景观”:可怖,可悲,可叹的,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衰败,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阴暗面。第二章,探究马丁·艾米斯小说“末世景观”的艺术表达。第一,“末世”时间错乱失序使得特定场景的叙述时间发生改变,增强了画面张力;第二,“封闭式空间”呈现“末世”图景,意在把人从社会的大环境中抽离,说明人无法免除社会变革的影响。第三,“自我参与”凸显真实性。作家或将自身经历加诸人物身上,或将自己作为角色写入书中,或通过给自己笔下人物特殊命名,都给小说增加了现实主义的色彩,其客观性与严肃性也得以彰显。第三章,探究马丁·艾米斯小说中“末世景观”的现实意义与文学价值。作家的作品有着启示录与反现代“预言”的意味,他通过“隐喻”来警告世人,并且“末世景观”的书写也指向了人类内心,社会外界的种种不堪加剧了人们对于社会的不信任,从而更加放任自流,作家对此作出强烈抨击。马丁·艾米斯“末世景观”的书写与其父金斯利·艾米斯“愤怒的青年”一代相比,对于社会的批判力度更大,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贡献其独有的文学价值。综上所述,马丁·艾米斯讽刺社会弊病,展现20世纪末期社会的阴暗面,描述那些非人的、残暴的、卑鄙的和堕落的现象,以其超高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意图让人们剖开社会繁重的假象,看到真实的社会状态。
其他文献
对于煤岩体冲击倾向性的评价,目前主要采用煤的冲击能量指数K E,弹性能量指数W ET和动态破坏时间D t三种指标。由于煤岩体的孔隙越发育(也就是孔隙率大、孔隙数量多、结构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通讯、互联网等技术等高速发展,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分散其注意力等事物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家长、老师担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专注力不够。儿童的注意力问题以及其引发的各类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家长对儿童注意力提升的需求十分迫切。专注力培养是学习辅导的重要内容,提高专注力水平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改善。对于低龄儿童来说,学会如何提高专注力比完成学习任务更加重
当前农村的人力资源状况不容乐观,而大学生拥有观念、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优势,农村有他们发挥作用的客观条件和基础,正确地培养和引导他们,使之扎根基层农村,成为新农村建设
皮肤划痕症,又称人工荨麻疹,表现为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瘙痒。自2007年以来,本院使用卡介苗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治疗皮肤划痕症,疗效较满意,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