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具体考察时,发现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这种区域差异是指在央行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调控下,各地产出和价格水平在对货币政策变动的反应程度和时滞上存在差异。这种区域差异的存在不仅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而且加剧了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成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障碍。如何解决这种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区域差异是货币政策决策当局和理论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也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对信贷渠道下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区域差异效应以及形成这一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结合研究背景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文章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的说明。文章第二章首先对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区域差异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整理,当前关于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区域差异效应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标准;第二,对在不满足最优货币区的区域实行统一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政策效果区域差异效应的研究;第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及其导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在第二节根据国内外文献对于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区域差别可能存在的原因从理论和实证模型的角度进行了文献总结。目前对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区域差别研究的框架为:从经济结构角度出发,对单个国家分析是否满足最优货币区理论标准进行检验,如果一国不是最优货币区,说明该国存在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区域差异的可能性,并由此确立从一国内部是否存在区域最优货币区的角度来解决货币政策效果区域差异的解决思路;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金融结构角度分析,研究货币政策传导环节的链条式过程,微观主体会对货币政策传导造成影响。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典型事实的分析,以及目前已有文献的研究进展总结,本文认识到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实施中的重要作用。以信贷渠道作为出发点,得出地区可得信贷量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区域差别的关键变量结论,进一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金融结构差异如何造成地区信贷差别进而影响到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第三章探讨我国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具有明显区域差异。第一节在最优货币区理论标准基础上,对我国一些经济数据和事实进行总结比较,通过对几项标准的验证发现我国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这初步证明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出现区域差异的可能性。然后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角度寻找原因,在我国信贷渠道为主的货币传导过程中,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二元结构的矛盾会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低效。第二节分析我国存在的区域金融二元经济特征。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和金融资源的地区不平衡最终将通过资产余额机制和银行贷款机制起作用,集中体现为各地域银行信贷配置和结构方面的差异,因此统一的货币政策通过各地区不同的银行体系结构传导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对中国的典型现实进行分析后,本文认为中国区域金融二元结构根源于改革进程中的非均衡改革策略,分权制度下的政府博弈使其进一步深化。在第三节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区域差别进行实证检验。在此部分首先采用1978年到2011年的区域年度数据,按照传统的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划分标准进行VAR实证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经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确实存在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区域差异。本章实证结论认为,我国存在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存在区域差异性,统一的货币政策冲击对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区域经济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而对中西部区域经济冲击较小。在对货币政策区域效果差异问题研究上,本文注意到区域划分这个因素的重要性,统一货币政策实施建立在最优货币区基础上,无论是施行统一货币政策还是实现地区差别化调整都需要在中国内部寻找可能存在的最优货币区域。因此本文尝试用经济和金融发展指标来寻找中国是否存在最优货币区,然后用VAR和脉冲响应函数再一次进行验证。第一步是利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各省市分成几个经济、金融发展程度相当的区域,思路如下:本文采取系统聚类法将地区分类,指标选择能代表地区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本文采用三大产业占GDP指标、金融业占GDP指标和地区人均GDP共5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各地区的一个综合指标,对该综合指标进行区域聚类,将我国划分为几类最优货币区。第二步对我国可能存在的最优货币区进行VAR实证检验和脉冲分析,发现在选取的最优货币区内部相同政策冲击对产出造成的影响趋势相似度较高。由于数据可得性和指标选取的差异性,并没有得出最优货币区的准确范围。本部分实证获得两个结论:一是我国确实存在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区域效应;第二是我国内部可能存在最优货币区。本文第四章对该结论作出总结,并从经济层面和制度建设层面提出相关政策改革建议。根据之前的分析,我国区域差异性的经济现实造成货币政策的总绩效受到影响,限制了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因此在保持货币政策统一性的基础上,应该按照地区经济和金融发展协调的要求,实现区域差别化调整。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区域效果差异要得到改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其次是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建设,第三是完善货币金融政策调控体系。本文注意到目前划分区域的方法各不相同,对区域问题的研究重点和前提是区域划分和界定。只有在界定了区域之后才能够研究比较不同区域的货币政策效应,根据最优货币理论,最优货币区并不局限在国界范围,可能大于一国也可能小于一国,因此从新的区域分类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区域差别效应进行分析,寻求在理论基础上划分出新的满足最优货币区的可能范围,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