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重金属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导致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重金属具有高毒性、不可生物降解性、生物累积性等特点,对人体和生态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因此需要对含过量重金属的废水治理多加重视。在众多治理方法中,吸附法因灵活、高效和可逆而被广泛应用。吸附材料的选择是吸附法的关键所在,凹凸棒土具有独特的2:1型层链状结构,且晶体内部存在可交换的阳离子,具备良好的吸附性能。同时,凹凸棒土还拥有
【基金项目】
:
广州市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第一批)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陈腐RDF 循环流化床燃烧重金属的迁移及腐殖土吸附(202002030105);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重金属在陈腐/城镇生活垃圾掺烧过程中的迁移及其基于腐殖土的控制(211405000082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导致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重金属具有高毒性、不可生物降解性、生物累积性等特点,对人体和生态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因此需要对含过量重金属的废水治理多加重视。在众多治理方法中,吸附法因灵活、高效和可逆而被广泛应用。吸附材料的选择是吸附法的关键所在,凹凸棒土具有独特的2:1型层链状结构,且晶体内部存在可交换的阳离子,具备良好的吸附性能。同时,凹凸棒土还拥有无毒、储量丰富、成本低廉等优势,成为吸附剂的不二之选。腐殖酸是陈腐垃圾腐殖土的重要成分,其官能团可与重金属离子结合,但其大分子结构也可能堵塞凹凸棒土的孔隙结构。因此,腐殖酸对凹凸棒土吸附性能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本文探究了腐殖酸对凹凸棒土吸附Cd2+、Cu2+和Zn2+的影响,分析了凹凸棒土和腐殖酸负载凹凸棒土对Cd2+、Cu2+和Zn2+的吸附行为和机理,凹凸棒土在多金属共存条件下对Cd2+、Cu2+和Zn2+的动态吸附特性。在静态吸附试验中,研究了接触时间、温度、吸附剂投加量和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的工况对吸附的影响以及凹凸棒土对Cd2+、Cu2+和Zn2+的吸附效果受腐殖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凸棒土的结构以介孔和大孔为主,有利于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腐殖酸成功附着在凹凸棒土的表面,但无法进入其晶格内,自身结构为发生变化。腐殖酸的负载导致凹凸棒土的比表面积、孔体积以及孔径减小,且官能团数量也没有得到增加,所以造成了凹凸棒土吸附能力的下降。随着时间的增加,凹凸棒土和腐殖酸负载凹凸棒土对Cd2+、Cu2+和Zn2+的吸附速率在第一阶段很快,第二阶段趋于缓和,第三阶段达到吸附平衡。温度升高、吸附剂投加量增加、溶液初始浓度降低有利于吸附的进行。采用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以及吸附热力学模型对凹凸棒土和腐殖酸负载凹凸棒土吸附Cd2+、Cu2+和Zn2+的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凹凸棒土吸附Cd2+、Cu2+以及腐殖酸负载凹凸棒土吸附Cu2+只符合Langmuir模型,而Langmuir与Freundlich模型均能很好地对凹凸棒土吸附Zn2+以及腐殖酸负载凹凸棒土吸附Cd2+、Zn2+进行拟合。凹凸棒土对Cu2+的吸附过程同时符合准一级和准二级模型,其余吸附过程只符合准一级模型。凹凸棒土和腐殖酸负载凹凸棒土对Cd2+、Cu2+和Zn2+的吸附过程均是可行的,自发的、吸热的。在动态吸附实验中,研究了溶液流量和多金属共存对凹凸棒土吸附Cd2+、Cu2+和Zn2+的穿透曲线的影响,采用BDST和Thomas模型对凹凸棒土吸附柱的吸附过程进行拟合。凹凸棒土吸附柱对Cd2+、Cu2+和Zn2+的吸附过程共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启动阶段、快速吸附阶段和吸附平衡阶段,整个过程的穿透曲线呈现S型。三种重金属中,凹凸棒土对Cu2+的选择吸附性最强,其次是Zn2+,最弱的是Cd2+。BDST模型和Thomas模型可以对凹凸棒土吸附柱吸附Cu2+和Zn2+的过程进行拟合,可以预测凹凸棒土吸附柱吸附Cd2+和Cu2+的穿透时间。
其他文献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的一个新途径。纳米纤维由于其尺寸可调、成分和形态可控等优势,成为光催化的热点材料,同时还能构建有机给-受体材料异质结,减少光生激子的复合,提高光催化效率。在本论文中,我们采用静电纺丝方法,通过控制给-受体的组成比例和纺丝时的工艺参数,制备一系列不同给-受体比例及形貌的给-受体纳米纤维,所制备的给-受体纳米纤维展现出高的光催化活性和良好的使用性能,并讨论了形貌和组
在国家能源战略政策的驱动下,新能源发电在配电网的渗透率将日益增加,由此加剧了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使得配网的安全稳定和运行调度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确定性潮流计算难以应对复杂的随机性问题,因此引入概率潮流计算手段获取节点电压和支路功率的概率信息,从而更真实地反映出电网实际运行状况。在此基础上,针对光伏接入配电网后的电压风险评估及无功优化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辐射型配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需要中文文字的识别技术,例如中文古籍文档电子化、作业批改和版面还原。汉字具有类别数量庞大(GB18030-2005的标准中有70244种汉字)、笔画结构复杂和字体风格多样的特点。然而,传统的文字识别方法需要大量的有标注数据进行训练,因此为每个汉字收集和标注足够的数据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样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打造乡村能人队伍,超越了西方精英治理模式,为培育强农兴农为己任的乡村现代化治理人才提供了全新视角,弥补了西方缺乏对乡村社会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乡村人才资源的专门性研究,打破了乡村人才瓶颈制约,为乡村人才培育提供了全新的实践范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二十大报告提出
配电网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在国民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配网面临的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研究表明,电网85%的故障来源于配网侧。此外,我国电网已经由增量时代逐步过渡为存量时代,目前以设备寿命年限和运维经验为主的设备改造更换策略亟待改进,要避免出现设备提前更换或坏了才换的现象。因此,如何研究复杂多变的配电网运行状态是当前背景下的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效评估配网的运行状态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由于其安全、便捷、自由度高的优势,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远传输距离、更大输出功率以及更高传输效率。使用中继线圈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传输距离,然而,在系统传输距离发生变化时,系统无法保持输出功率与传输效率恒定。为此,本文利用耦合模理论,对基于宇称时间对称原理的含中继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针对现有系统中发射线圈与中继线圈
聚氨酯弹性体具有的独特性能使其在许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聚氨酯弹性体通常会受到环境或外部应力的影响,导致意想不到的损伤、裂纹甚至宏观断裂。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赋予弹性体自修复特性来解决。一直以来,获得一种既具有显著的机械强度又具有较高的自修复效率的材料是一项挑战。因此,本论文逐步将多种氢键、金属配位键、二硫键引入到聚氨酯体系中,制备的弹性体力学性能优异,且能在热应激下自发进行多次修复。本文首
荧光粉转换型白光发光二极管(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WLED)具有能耗低、效率高、响应时间短和无环境污染等优点,俨然成为新一代照明光源的首选。近年来,杂化金属卤化物发光材料因其结构多样性、可调的发光性能,及其在WLED领域的巨大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考虑到WLED中对多色发射发光材料的需求,在杂化金属卤化物中探索具有适当激发及发射峰位、适当的最大半峰宽(FWHM)、高光
本文结合芜湖市某原水管线迁改工程,对顶管施工的主要控制环节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了工程应用的关键要点,对超长距离钢顶管施工及测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