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超微黑地黄汤:①对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的临床疗效;②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行为、体态、体重及其肾脏组织病理的影响;③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④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FN、ColⅣ、TGF-β1的调节作用。方法:临床研究—随机将60例CKD3期患者分为超微组和尿毒清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动物实验—将40只单侧输尿管结扎(UU0)SD大鼠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超微组和尿毒清组,干预14天后,观察下列指标:①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行为、体态、体重及其肾脏组织病理学;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Bcl-2、Bax,并与细胞凋亡原位检测(TUNEL法)进行对比;③各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④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FN、ColⅣ、TGF-β1的浓度值。结果:超微组和尿毒清组总有效率相近(P>0.05)。对血肌酐、尿素氮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有改善作用(P<0.05),但对血红蛋白无明显改善作用(P>0.05),而两组血肌酐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尿素氮的改善尿毒清组优于超微组(P<0.05),而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改善情况是超微组优于尿毒清组(P<0.05)。干预后模型组行为、体态及体重的改变均明显异于其他组大鼠,而病理改变最严重。超微组大鼠肾功能和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与尿毒清具有相近疗效(P>0.05);超微组和尿毒清组大鼠血清中所含的FN、ColⅣ浓度相近(P>0.05),而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超微组和尿毒清组大鼠Bcl-2均高于模型组(P<0.05),而Bax、TGFβ1均低于模型组(P<0.05)。TUNEL法检测的细胞凋亡显示超微组与尿毒清组的细胞凋亡数少于模型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证明:①超微黑地黄汤治疗脾肾气虚型CKD3期患者,安全有效,且疗效与尿毒清相似;②超微黑地黄汤对UUO大鼠的行为、体态、体重及肾脏组织病理有明确改善作用;③超微黑地黄汤有降低UUO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改善肾功能的作用;④超微黑地黄汤的临床疗效与其能够减少肾组织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抑制FN、ColIV、TGF-β1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