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整个人类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几乎所有文明的发展和繁衍都是以此为载体,而湿地作为水环境中最为完善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资源构成,为城市及自然环境提供多样化的生态服务。但是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化扩张对自然湿地及城市中的湖泊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这些人为的开发建设,只是片面的追求了所谓的“工业文明”和“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忽略了城市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本身的生态价值。随着生态学科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日渐认识到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存是整个人类延续的必然。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湿地建设已经历了从“破坏性开发”到“恢复”、“重构”的几个过程,对于城市滨湖湿地的研究较为深入;而在景观规划设计领域,单纯的通过人工措施建立起来的湿地其作用是有限的,而且其维护费用高昂。在这种背景下,通过生态恢复的手段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城市特性与自然属性互为融合的城市滨湖空间,再现城市中的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了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城市人工湿地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城市滨湖人工湿地的属性、功能和特征及影响其生态恢复设计的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对城市滨湖人工湿地景观生态恢复设计的思路、工程措施、设计步骤等做了初步的理论探讨;最后以黄冈遗爱湖人工湿地景观生态恢复设计为例,对该理论和实践体系进行论证和分析,尤其是引入环境科学与林业科学中相关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基地进行调查和分析,这些都为后期的生态恢复设计奠定了基础。本次设计实验重点针对土壤重金属这一主要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的健康状况,能够为土壤的生态恢复作出一定的指导作用。另外,本文对湿地的研究采用的是分类研究法,即将湿地看成是多个因子的综合体,重点分析其中的关键因子,结合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依据科学的工程技术措施,探讨城市人工滨湖湿地系统的完整性与城市开发建设之间的关系,提出城市人工滨湖湿地构建的理论体系及相关工程技术对策,以满足生态、人文、景观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