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试验研究了影响农药对有益生物(蜜蜂、家蚕和鱼类)安全性评价的各种因素。本试验得到的结论分别为: 蜜蜂:通过对本试验数据分析得出:试验前处理方法、试验饲喂糖浆浓度、试验器皿、饲喂填充物(载体)、生测方法和表面活性物质等对测得的LC50影响比较显著,而饵料种类、光照时间以及点滴法的点滴部位对测得的LC50影响不明显。 因此,在借鉴已有生测方法基础上,对本试验结果分析优化后,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农药对蜜蜂安全性评价生测方法。各生测方法的具体操作为:喂毒法:选意蜂采集工蜂为试虫、每组20~30只,重复3次、低温或不处理为试验前处理方法、50%的糖浆或水蜜为饵料、培养皿(直径12cm,垫一张11cm滤纸)或纱笼(直径9cm)作为试验器皿、饲喂填充物为医用纱布、恢复室温度控制在25±2℃、光照条件为微光、观察记录96h死亡率;点滴法:选意蜂采集工蜂为试虫、每组15~20只,重复3次、低温或不处理为试验前处理方法、50%的蔗糖或蜜水饲喂,在前胸背板处或腹部背板点1.75μL药液、恢复室温度控制在25±2℃、光照条件为微光、观察记录48h死亡率。 家蚕:通过4种农药的多次试验得出:家蚕龄期及2、3龄的日龄、毒叶饲喂量、桑叶浸渍时间、试验前喂食情况、容器药膜法加药量、恢复室温度、生测方法、春秋蚕和不同触杀毒性测定方法等对LC50的影响均达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通过对本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借鉴已有生测方法基础上,总结出了农药对家蚕安全性评价较为合理生测方法的具体操作为:选用家蚕F1代杂交种作为试虫、在家蚕进入2龄的第2日龄或3龄的第2日龄时进行试验对农药敏感性相对较高、桑叶浸渍时间控制在3分钟、毒叶饲喂法饲喂量为试验时家蚕体重20~30%、恢复室温度应恒定,建议在25±2℃左右、试验前10~12h不喂食;容器药膜法测定触杀毒性时,直径9cm培养皿中加入0.8mL、每组10头家蚕、重复3次。另外,试验结果必须注明所用的是春蚕还是秋蚕,本试验得到的结果是秋蚕对农药更敏感,但有例外。 鱼类:农药对鱼类安全性评价的急性毒性主要采用半静态毒水放养法,通过对本试验影响因素比较得出:鱼类变种、通气状况和水温对测定的LC50影响比较大,而喂食情况及光照条件等对测定LC50的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