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酚A对小鼠肝脏和脾脏以及小肠毒性作用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双酚A对小鼠肝脏、脾脏和小肠的毒性作用,本试验选取100只30g左右雌性、昆明小白鼠作为试验动物,采用血液生化检测技术、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等观察了各组小鼠肝脏、脾脏和小肠黏膜的形态结构,并对肝脏中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的表达和脾脏中CD4<+>、CD8<+>T细胞的数量进行了定量观察;同时,还观察了肠道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杯状细胞的数量和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如下: 1.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双酚A染毒后小鼠血清中四种肝功能酶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ST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2h和4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4h降为最小值。双酚A低剂量组各时间点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TP、ALB的变化不明显(P>0.05)。 2.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高剂量试验组小鼠肝脏中出现大量肝细胞变性、坏死,汇管区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Bcl-2和Bax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双酚A高、中剂量组小鼠肝细胞中Bcl-2阳性物质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低剂量组在36h和72h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时刻差异不显著。高、中剂量组小鼠肝细胞中Bax阳性物质的表达量在2~36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低剂量组在2h和24h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对脾脏中CD4<+>和CD8<+>T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显示,各双酚A试验组小鼠脾脏中CD4<+>和CD8<+>T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CD4/CD8比值明显降低,阳性细胞的量呈明显的双酚A剂量依赖性,表现为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试验组,且CD8<+>T细胞阳性反应强度较CD4<+>T细胞明显。 4.采用H.E.、PAS和Gomori染色对双酚A对试验鼠小肠结构的影响的观察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小鼠肠黏膜均有明显水肿,并伴有黏膜上皮细胞变性、脱落。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取材时间,各试验组小鼠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明显降低,肠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GC)的数量以及肠黏膜中AKP活性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述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双酚A对小鼠肝脏、脾脏和小肠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且损伤程度与双酚A的染毒剂量呈正相关。同时,对肝脏中的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Bax也有显著的影响,可促进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而诱发肝细胞凋亡。此外,双酚A可改变CD4<+>/CD8<+>T细胞比值,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本试验为深入揭示双酚A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世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而在初中生物的具体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单体学习能力不强,对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
文言文承载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对于青少年民族性格的塑造有着重要意义.学习文言文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这对于抵抗现在西方意识形态和不良文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教材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尝试.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系统分析教材内容,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以让学生更好的把
<正>2011年作者开展了喷钙肥防治苹果水心病的对比试验,试验分为套袋前和套袋后两组同时进行,药剂选用钙尔美1500倍液、钙仙2000倍液、果蔬钙1500倍液、肽神钙1500倍液、益美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分层教学的操作方法以及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关键词: 分层教学 数学课堂 教学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这一课题的研究虽然已经结题好多年了,也为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有不少教师在具体的操作中仍不协调,或者说对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不了解。  所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不打乱原班级的情况下,通过对学生分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数学教学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进一步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我们数学教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