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商直接投资指的是投资者为获得长期利益而进行的、在国外直接拥有企业控制权以及经营权的投资活动。产业结构既是过去社会经济增长的成果同时也是将来社会经济增长的根本,它也是促使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做为国内西部大开发的第一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渐渐发展起来,而区内经济产业结构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也逐步引起重视并且研究。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意义来看,研究其外商直接投资为当地引进的高端技术、优秀管理模式以及先进生产方式等,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以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规范分析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的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先从内蒙古自治区外商直接投资历年的规模、来源国分布、产业分布以及地区分布几个特点来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再分别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历年来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现状:即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其比例以及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数。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三次产业间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布,从而分析出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内产业结构所带来的哪些正面积极影响和哪些负面消极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作出了一定的调整优化作用,也得出了外商直接投资在内蒙古自治区内三次产业间的流向分布不合理,三次产业的内部之间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的结论。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再给出本文对进一步调整优化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强区内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导向,引导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注入区内的第一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间内部应该引导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投资倾向流向于区内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科教文化行业以及旅游服务行业。二是改善区内外资企业的投资环境,改善区内基础设施、投资制度以及市场机制。三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升自主研发力,利用外商企业的投资学习其技术与研发成果,互相交流带动区内企业的自主研发力。四是改善区内人力资本战略,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能带动企业的技术、经济的发展,也是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最后是引进绿色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