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红梣(Fraxinus pennsylvanica March.)抗菌肽活性物质的筛选及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d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富含微生物的环境中获取全部营养物质,但它们却很少被微生物感染。这是因为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特有的抗菌途径,例如,为了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植物合成了多种具有抗菌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或多肽。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在植物防御反应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抗菌肽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人们最早于1965年从蜜蜂毒液中分离得到,现在已经在微生物、昆虫、脊椎动物以及植物中分离得到了多种抗菌肽并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抗菌肽作用位点及抗菌机理的不同,可以分成三类。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抗菌肽通过干扰葡聚糖、几丁质等微生物细胞壁组成物质的正常合成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如植物中发现的Hevein类和Knottin类抗菌肽即属此类。而作用于微生物质膜的抗菌肽则通过生理条件下带有正电荷且具有两亲性的特点与微生物细胞结合,并插入到质膜中,在膜上形成穿膜孔洞使得细胞物质外泄或激活离子通道使微生物细胞离子比例失调,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此类抗菌肽数量众多,如防卫素类、Magainins、乳链菌肽等都是典型的作用于微生物质膜的抗菌肽。第三类抗菌肽主要是通过启动胁迫相关基因、絮凝细胞内含物、抑制某些细胞器的作用、抑制核酸合成或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抗菌活性的,如各种核糖体失活蛋白和蛋白酶抑制剂等。本文通过凝胶过滤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对美国红梣果实水浸提液中的抗菌肽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了分子量小于Sephadex G-15凝胶排阻分子量1 500Da的小分子抗菌肽。通过LC/ESI-MS液质联用法对该物质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其正离子采集模式下的谱图推测该物质的分子量约为927.4Da,其氨基酸组成可能为Lys,Asp, Pro,Gly,Ile(Leu),Gly,Glu,Pro,BcZ。确切的分子量及氨基酸序列有待于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同时,利用琼脂扩散的原理,通过管碟法和打孔法分别测定了抗菌肽对细菌及真菌的抑菌谱,发现该抗菌肽可以广泛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传统的企业应用集成技术受软件开发模式和系统集成方法的限制,造成了企业的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紧密耦合的状态,不利于企业的系统升级和拓展。另外传统的企业应用集成技术主要是为
陆基无线电导航通信系统主要实现对舰船的导航定位功能,它是一种远程高精度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扩频通信系统。它具有作用距离远、定位精度高、稳定性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