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步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其中,城乡发展最不平衡,农村发展最不充分。国家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和城乡发展困境,先后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两大战略之间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促进、关系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具有天然的逻辑自洽性,且当前城市与农村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决定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适合构建战略耦合机制,也为城乡融合发展开辟了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步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其中,城乡发展最不平衡,农村发展最不充分。国家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和城乡发展困境,先后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两大战略之间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促进、关系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具有天然的逻辑自洽性,且当前城市与农村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决定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适合构建战略耦合机制,也为城乡融合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目前唯一一个地处中国西部的城市群,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对象,以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为依据,构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函数模型、耦合协调模型、障碍诊断模型对成渝地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水平以及主要障碍因素进行测度与剖析,并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对促进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从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空间特征来看,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内部空间差异显著。到研究末期,基本呈现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川东北城市群>川南城市群。(2)从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状况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一直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二者存在高度相关性。从时间上来看,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地市呈现波动增长趋势,但波动幅度较小。从协调等级来看,全区域均从失调衰退阶段过渡到协调发展阶段,协调等级从中度失调发展到优质协调。从空间上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调水平呈现明显的“块状”分区。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协调发展水平最高,川东北城市群次之,川南城市群最差,说明成都和重庆的中心辐射作用逐渐增强。从相对发展情况来看,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对发展关系由最初的新型城镇化相对滞后到乡村振兴发展滞后最后基本实现同步发展。(3)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调发展障碍诊断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的最大障碍是经济城镇化和产业发展,各地市主要障碍因子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性。共同点表现为:新型城镇化系统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是成渝地区最为突出的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经济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层面。乡村振兴系统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农村恩格尔系数是最为突出的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层面。差异性表现为:自贡市城乡融合发展最大障碍因子是地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比,乐山市为建成区面积比,南充市为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可及性。(4)针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区域差距较大、两大战略良性互动不足、双核心城市带动作用不突出、城市经济和农村产业带动作用不足、区域内部城乡融合发展障碍因素复杂多样等,从整体和区域两个层面,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进一步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资本市场在这些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并购的现象,在经营过程中,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的市值,很多都选择了并购的方式。然而企业的并购虽然能够带来业绩的提升,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风险。近年来我国的股市还是飘散着一股对于商誉暴雷的担忧。已经出现的有企业发生商誉暴雷的情况中,曾经有出现过数量高达十几亿甚至更高的商誉减值,更有甚者,其报表中商誉计提的减值量已经超出了自身的价值,从结果上来看,对投资者造成了很大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方法对不同NH4HF2/Al2O3质量比的Al2O3+NH4HF2混合物的热行为进行了分析,确定了DTA曲线的临界温度。进一步分析了各临界温度前后直接热处理所得产物的形貌和物相。结果表明,质量比对临界反应温度和反应过程没有影响。氟化反应在室温下以(NH4)3AlF6的形成开始,在162.3~162.8℃时占主导地位,在180℃左右完成。进一步热处理后,(NH4)3
对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四期坪西站主体结构装配建造方案进行了1∶10缩尺模型试验研究,在按照设计图制作缩尺模型试件后,根据实际施工工序进行了模型拼装,并针对车站在施工和服役不同阶段的荷载工况,对拼装完成的结构开展了多荷载步静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车站装配建造方案可行,在不同荷载工况下,装配结构整体性良好,试验与设计计算结果一致,装配方案满足设计要求。
从慢性病患儿实施安全用药管理的必要性、居家用药安全潜在风险、管理措施等方面综述慢性病患儿居家用药安全管理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我国学者深入研究慢性病患儿用药管理提供参考,切实保障慢性病患儿居家用药安全。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总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医药产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领域,特别是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更让我们意识到医药行业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医药业更是以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的地位成功跻身世界发展前列。乘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东风,医药企业更加明确了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走向海
垂类直播迅猛发展的背后,是直播产业深化市场细分、开辟内容蓝海、构建价值生态的演进逻辑,也是直播产业探索商业模式、寻求产业融合的过程。主流媒体、MCN机构和自媒体在入局垂类直播时,可以采用场景重构、营造内容生态、社群营销和打造个人IP等策略来推动垂类直播创新。
<正>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培养的要求,在阅读问题解决之前,先让学生对与之相似、相关的案例进行认识、理解和分析,从而在案例的解决中获得新知识、新认识、新能力以及新思维,使学生在个体或者小组合作中解决阅读学习中本来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一种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推动着学生的阅读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阅读方法、思维的训练和提升。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选用案例,如何引
为了不断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粮食产业发展能力,本文在把握粮食产业内涵的基础之上,基于2000-2019年的宏观统计数据,从粮食生产、粮食加工、粮食流通、粮食储藏和粮食消费等5个环节出发,分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粮食产业的发展现状。结果显示:该区粮食缺口不断扩大,同时粮食调入量不断扩大,调入难度明显提高;粮食加工企业数量萎缩,加工能力有待提升等。因此,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各个环节发展情况,通过建立起粮
基于2002—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人口老龄化、地方财政能力对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存在正向影响;地方财政能力对医疗卫生财力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投入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地方财政能力一定程度可以降低人口老龄化对卫生资源供给产生的边际效应。因此,需紧扣区域人口结构变动特征,协调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加
老龄化的加剧使我国失能老人数量明显增加,失能老人尤其是慢性病失能老人照护服务需求旺盛。然而,在快节奏的生活下,老年人居家养老功能弱化,加之社会养老机构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慢性病居家失能老人的养老与医疗问题日益凸显。医养结合是边医边养、综合治疗的一种康复模式,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提高了社会资源利用率。将养老与医疗相结合符合慢性病居家失能老人管理的实际需要,是现代护理学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