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诗歌教学中的审美观照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a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的诗教,独到地发现了诗歌这一文学形式具有审美功能、道德内化功能,及对人格塑造的基础性。然而古代的诗教过度抬高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在对诗歌的阐述中这方面过度夸大了,因而有政治化和道德泛化的倾向。在现代教学理念中,除了朱光潜先生曾对感性生命较重视外,感性本身的价值常遭忽略,造成诗教感性与个性的相对缺席,学生其实离诗歌很遥远。诗歌不应该只是供我们凭吊的文化遗产,它更是后人学习语言汲取精神的宝库。笔者希望对吸收传统诗歌教学的优点结合当代学生的个性、感情、认识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审美理想,最终构筑审美素质。 本文第一章对中专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各个层面的分析。当前中专诗歌教学陷入举步为艰的境地。这当中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又学校对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认识的偏差,也有诗歌教学方法的陈旧。作者期望通过对问题的揭示,让我们去思考改变的方法。第二章解读了诗歌语言所独有的韵律美;含蓄美及表层的语言所能传递的深层思想,揭示学生能从诗歌中感受到独有的语言魅力。第三章从学生心灵成长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在审美观照下的诗歌教学能给内心世界正逐步丰富、成长中的他们提供怎样的情感滋养及人文精神。第四章是论文的重点,是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诗歌的节奏的体会、文字的推敲、意象的分析掌握再上升到情境的感悟,触发学生自身的生活体会,激起他们对生活的联想,从而对语言、诗歌表现的情感与人生进行审美化的思考。第五章谈了审美兴趣对诗歌教学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是诗歌教学的保障。具体分析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兴趣。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美学的观点结合传统的诗歌教学理论来照应整个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把知识的传递与学生的感觉、情感、想象、直觉等感性方面发展结合起来。注重美的熏陶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总之,达到诗歌阅读的审美化欣赏是阅读的最高层面,也是诗歌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并总结出应对管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产科护理中所存在以及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并对产科中的风险管理制定以及实施的细则进行相应的修订完善。结果在
依据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发[2011]60号)及附件《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第I版)》和《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损害评估工作暂行办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出国留学观念的深入人心,"留学低龄化"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潮流,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公共关系的一些基本思维。本文在分析在网络传播环境中企业公共关系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在网络传播的大背景下的企业网络公共关系策略,为企业
<正> 关于历史剧的问题,从1960年下半年起,在全国一些主要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展开了讨论。讨论涉及到如下几个主要问题:历史剧的古为今用和如何表现时代精神问题;如何运
目的观察眩晕宁治疗美尼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眩晕宁片(2片/次,3次/d)和盐酸氟桂利嗪(lOmg/次,1次/晚)口服,30d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