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社会的组织化、制度化特征日益明显,国家间的相互依赖进一步加深,国际制度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参与国际社会的进程中,国家对国际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在提高。国际制度成为实现国家利益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国家的国际制度参与和国际议程能力被看作是考量国际制度能力的重要指标。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参与国际社会新的一页,中经1978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中新的一员,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双向互动,双向认同进程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了从国际制度体系挑战者到参与者,再到建设者身份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上升,国家影响力在扩大,中国的国家利益不断向外扩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在对外贸易、涉外投资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同时,海外利益的拓展,也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风险,中国企业海外市场的开拓,海外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中国对海外能源的严重依赖,海外运输通道的维护,逐渐被提上日程。当前,中国海外利益的维护与拓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既没有一个整体战略框架设计,也缺乏相应的有力保护手段,维护与拓展中国海外利益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战略课题。本文以国家利益与国际制度的关系作为研究起点,在分析国际制度价值、国际制度功能以及国际制度缺陷的基础上,确立国际制度发挥作用的有效框架。通过回顾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历史进程,总结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历史经验,分析中国参与国际制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评估提升中国国际制度能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提出强化中国国际制度能力,拓展中国海外利益的整体框架。中国海外利益的维护、拓展的整体架构,要坚持以实力为基础,通过对国际制度的参与,以及国际议程的设置等途径,正确处理好与体系内发达国家、新兴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争取海外利益发展的更大空间。在推动国际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增加国际制度中的中国因素,扩大中国声音,树立一个负责任中国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