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升达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及影响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fa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显著提高,理财意识也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小投资者参与到证券市场当中,推动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完善与发展。然而,与高速发展相伴随的是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大股东或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就是问题之一。早在2002年,沪深交易所就对当时市场内的上市公司进行了普查,发现一半以上的企业存在着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现象;2003年,针对于大股东的占款现象,证监会与国资委也出台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强制要求审计单位对资金占用出具审计说明;2005年4月,政府与监管部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出台一系列措施以遏制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尽管如此,大股东或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因此,研究*ST升达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对于防范与此情况相类似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或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所可能涉及到的政策以及处罚形式进行了探析,阐述了控股股东进行“掏空”行为可能采取的方式与手段。之后通过查询资料与手工整理的方式对2018年“掏空”行为中采取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两种主要手段的案件和处罚主体、处罚结果进行了汇总与分析,发现沪深两所对于大股东的“掏空”行为处罚还是相对较为严格的,而在法律上的监管较为缺乏;在处罚对象中,董事获得处罚的概率最大,独立董事最小。随后,本文以*ST升达为案例,对于*ST升达的公司背景,发展历程,主要股东与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董事会成员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对于*ST升达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的三种手段进行了剖析,依据相关公告、行业背景对其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原因及影响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并对于防范“掏空”行为给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通过分析*ST升达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案例,发现其控股股东“掏空”的手段主要为直接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以及为大股东偿还借款三种,并将其发生“掏空”行为的原因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外部原因为外部监管和公司制制度发展不完善的问题;内部原因为控股股东的绝对控制权、转让控制权失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佳、重大重组失败以及内部控制缺陷。而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无疑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对于企业本身来讲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降低了企业盈利能力,也造成了企业高管和员工的离职;其次对于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减少了分红配股、上市公司的市值缩水,也重创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最后对于资本市场来讲,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损害了市场公信力,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针对于这种现象,本文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加强监管与惩处力度,加强投资者教育、维护投资者权益的对策建议,从而尽可能地遏制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资本市场的公正运行。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集约化畜禽养殖导致粪便产量巨大,处理困难。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就近利用农村能源是解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的主要方向。然而,在沼气工程迅速发展的同时,其产生的厌氧发酵残余物沼渣,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同时也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如果不加以合理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高温堆肥是实现沼渣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的主要技术之一。但由于畜禽养殖的饲料中大量使用添加剂,导致猪粪沼
学位
东西方膳食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膳食中蛋白种类和含量不同。西方膳食中肉类比重较大,且以鸡肉,牛肉为主;东方膳食肉类蛋白比重低,且以猪肉为主。肉蛋白中富含色氨酸,色氨酸经肠道微生物代谢生成的产物对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由于不同种类蛋白质的色氨酸含量及被消化吸收程度不同,到达大肠后的含量不同,因此对肠道微生物区系组成和代谢影响不同,但具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研究甚少,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有必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