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竞技体育思潮的全球泛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失去自我传播语境后日渐式微,甚至于因受城镇化和西方体育的侵蚀,许多传统项目处于了断层、消亡的边缘,此背景下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于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重大意义。传承人作为整个传统体育传承体系的核心角色,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传承人这一桥梁完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复兴大任,也成为了学者们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然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一直局限于单一视域下的审视或进行宏观论述,采用视域的不同所引发不同结论之间的矛盾与排斥现象时有出现,使得研究结论无法被真正的应用于实践进而指导现实操作的进行,整个社会对于传承者的认知处于一种离散状态而缺少共识。单视域的发现是有限的,多重视域的交叉往往更能接近事实的真相。故此以雷家村梅花拳的传承作为个案,以三重视域作为理论基础,以与梅花传承人生活环境相关的社会视域、家庭视域与自我视域三个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三种视域下对待梅花拳传承认知的不同结果,全面透析雷家村梅花拳传承体系中各层次对于梅花拳传承的认知与期望。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三重视域理论丰富和发展,将各视域结果进行纵向的梳理与横向的对比,挖掘存在于传承体系中家庭与传承人之间、社会与家庭之间、传承人与社会之间的三个内部矛盾。认为:家庭视域与传承人视域之间在传承人的时间分配上存在一定矛盾,矛盾的实质源于家庭经济来源的分配;家庭视域与社会视域之间在必要的经济收入上存在矛盾,矛盾的实质源于家庭经济来源的低下;而社会视域与传承人视域之间在梅花拳发展模式上存在一定矛盾,矛盾的实质源于“原真性坚守”同“现代化转型”选择的不同。其中社会视域与传承人视域之间的矛盾为主要矛盾,直接促使三者无法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且在以梅花拳个案映射整体武术发展的研究中,发现梅花拳的这种现象并非特例,而是普遍存在于整个武术的传承之中。故此,对于我国武术传承由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转向亟需待行,在宏观上要以统筹为主,将社会、传承人以及传承人家庭形成为一个良性互动体系,整合各视域力量,提高传承效力,并通过自主经济产业的建立为梅花拳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在微观上要以协调为主,通过权力与义务的对等、无偿传承向有偿传承的过渡、主流与长尾的共进等具体办法,制衡存在于各视域之间的矛盾,一步步消解传承人的现实困境,净化传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