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楚门的世界》讲述了一个现实的人Truman从小被放在一个由编剧和演员组成的人造摄影棚里,三十年来他一直把这个虚拟的世界当做自己的真实世界。他的一举一动通过电视媒介被不间断地直播到全世界。人造的虚拟世界总让Truman心生疑虑,纵使所有的人都极力想要掩盖,Truman仍随着内心的直觉决意逃离。然而经过重重阻挠和考验,却让他震惊地发现自己一直生活的世界竟然只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尽管这里的生活让他成为了一名风靡全球的明星,但他还是毅然地选择离去。电影作为现实的一种写照,令人深思。本文借用鲍德里亚的类像理论和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分析理论对影片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媒介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在媒介的操纵下,人们的真实观已经被颠覆。本文根据不同的场景将文章分为直播剧主角楚门、直播剧的参与者:包括演员及幕后人员、电影中观看直播剧的观众,也就是全文的三章。第一章分析了媒介如何无孔不入地出现在主人翁Truman的生活中并塑造着他的真实观,从而引申到现实生活中的无数Truman。第二章主要分析直播剧The Truman Show的参演者和幕后工作者如何通过媒介来制造虚拟世界,从而自己又迷失其中。第三章重点分析观看直播剧的观众如何在现实世界与电视虚拟世界之间转换和迷茫,同时引申出一样被虚拟世界迷惑的现实观众。对真实的追寻一直是哲学的核心主题。对此哲学家们提出了“理性”,“存在”,“想象”,“梦境”等认识。到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的理论广泛被人们讨论。人们普遍认为后现代是一个二元世界的界限日益模糊的时代。在鲍德里亚那里,他提出了拟像的三个阶段:仿造、生产和拟真。他认为后现代是一个拟真的时代。拟真和真实之间已经内爆。后现代成了一个由信息和符号组成的时代。鲍德里亚认为拟真产生了超真实。真实和非真实的区别变得模糊不清,甚至非真实超过了真实,比真实还真实。本文通过对围绕着电影《楚门的世界》的各种人的分析,得出后现代人们的真实观已经沦为超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