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艺发展到深亚微米水平,静电放电已经成为影响集成电路产品可靠性的严重问题,芯片必须有专门的防护电路来减轻ESD的威胁,尤其对于RFIC来说,ESD防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不但需要满足ESD防护的等级,还需要考虑ESD防护网络和核心电路之间的相互作用。ESD保护电路所带来的寄生效应,将会使RFIC的性能参数退化,尤其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这种退化作用将更加明显。所以一方面ESD防护器件的面积越小,引入的寄生电容也越小,但是另一方面ESD防护器件的面积越大,承受ESD电流的能力也越大,所以提高ESD的鲁棒性和提高其对核心射频电路的透明性往往是矛盾的。目前射频集成电路的ESD防护设计,已经成为ESD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ESD器件的研究,从分析器件在ESD应力下的失效机理和失效模式入手,得出了ESD设计窗口和设计指标的要求;通过对主要ESD器件,如二极管,MOS管和SCR工作机理的分析,通过采用新的器件结构和调整器件的结构参数,来使其满足设计窗口的要求,另外提出了分析的DTSCR的结构,给出了其在不同数量二极管串和不同触发位置的仿真结果。另一方面研究了全芯片的ESD防护,分析了静态和动态的Power Clamp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RC触发MOS管的Power Clamp电路,优化了延时模块,保证了ESD事件发生时有足够的泄放时间,有良好的关断机制,保证ESD时间结束及时关断,还能有效的防止误触发。论文还比较了一款LNA在使用LVTSCR和GGNMOS两种ESD防护结构,采用不同宽度在达到HBM-2KV的防护水平下,对其S参数和噪声系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