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小鼠免疫系统的调控及活性单体解析和天然化合物抗白血病模型筛选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ib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免疫力低下在祖国医学看来多属于肾阳虚的范畴,以温阳补肾固卫气的根本出发对治疗临床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白血病患者,可以减轻白血病患者因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和免疫抑制。细胞免疫治疗是新兴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其通过各种生物技术手段在体外对免疫活性细胞进行改造,扩增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进而达到提高患者免疫力,同时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此外在现代医学治疗白血病中小分子抑制剂占了重要一席,尤其是酪氨酸酶抑制剂,自伊马替尼诞生以来大大改变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式。许多中药或有药用作用的植物药对白血病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尽管已经报道了很多有治疗效果的小分子,但诸多药物中存在的小分子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我们仍然不清楚。前期的临床实践证明补阳中药方剂有助于提升肾阳虚患者免疫力和白血病预后的线索,但方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和起重要作用的中药我们对此知之甚少。同时诸多药用植物在民间被用来抗肿瘤,但其中起抗肿瘤作用的活性分子我们也仍然不清楚。因此本课题围绕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小鼠免疫细胞的调节及活性成分分析和新型小分子抗白血病细胞的筛选来开展。目的:(1)探索中药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型小鼠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基础研究数据。(2)通过对补肾回阳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单体解析使得对该方剂的认识更加深入。(3)筛选出药用植物中具有抗白血病细胞的新型天然小分子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方法:(1)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型小鼠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通过腹腔注射25mg/kg氢化可的松,建立肾阳虚小鼠模型,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连续给药10天后,检测肾阳虚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的一般体征、外周血象、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随后给予肾阳虚模型小鼠补肾回阳方0.25ml/天灌胃治疗,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一天一次,连续给药15天。治疗结束后检测小鼠的一般体征、外周血的相关免疫细胞,和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小鼠的外周血、骨髓和脾脏的CD3~+、CD3~-NK1.1~+、CD3~+NK1.1~+的占比水平;以及分离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后期细胞因子诱导培养DC细胞,检测其体外扩增情况,最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补肾回阳方的活性成分法分析:将补肾回阳方的浓缩液和标准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液质色谱串联分析,通过对比标准品和数据库来探索补肾回阳方中的活性成分。(3)新型小分子抗白血病细胞作用的:将分离得到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进行CCK-8药敏实验,筛选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的小分子。结果:(1)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型小鼠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中药灌胃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补肾回阳组小鼠的体重增长明显;外周血中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上升;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中的CD3~+、CD3~-NK1.1~+、CD3~+NK1.1~+的占比水平明显提高;经过补肾回阳方灌胃治疗的肾阳虚模型小鼠,由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经体外细胞因子诱导培养的DC细胞,细胞数量也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2)补肾回阳方的活性成分分析:结合标准品和数据库分析得到补肾回阳方中含有甘草苷、淫羊藿苷、次乌头碱三种物质,此外还得到与淫羊藿成分:异槲皮素、淫羊藿次苷II、淫羊藿苷A、淫羊藿次苷D2;炙甘草成分:甘草素、芹糖甘草苷、甘草黄酮C、甘草次酸;干姜成分:6-姜烯酚、6-姜辣素;肉桂成分:桂皮醛分子式和分子量一致的11种物质。(3)YWF-10、YHL-14、YWF-08、XY-24、XY-1、DS-7、DX-15小分子对THP-1、Jurkat、KG-1三种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中YHL-14、YWF-08两种小分子对32D细胞的抑制作用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KG-1、THP-1的抑制作用有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YWF-08对Jurkat细胞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01)。YWF-10、YWF-08、XY-24、XY-1、DS-7五种小分子对Jurkat细胞的抑制率远高于对其他细胞的抑制率;相比于对32D细胞的抑制率Jurkat细胞的抑制率也远大于对32D细胞的抑制率。结论:(1)补肾回阳方可以提升肾阳虚小鼠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可以提高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中的CD3~+、CD3~-NK1.1~+、CD3~+NK1.1~+的占比水平,以及可以提高DC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数量,证明补肾回阳方对肾阳虚小鼠具有增强和恢复免疫的功效。(2)补肾回阳方中含有甘草苷、淫羊藿苷、次乌头碱三种物质,此外含有与异槲皮素、淫羊藿次苷II、淫羊藿苷A、淫羊藿次苷D2、甘草素、芹糖甘草苷、甘草黄酮C、甘草次酸、6-姜烯酚、6-姜辣素、桂皮醛分子式和分子量一致的物质11种,其中淫羊藿和炙甘草的活性成分最多,鉴于前人的研究和本研究结果在补肾回阳方对免疫的正向调节作用中淫羊藿和炙甘草发挥了要作用。(3)YWF-08、XY-24、XY-1、DS-7五种小分子对Jurkat细胞的抑制率远高于对其他细胞的抑制率;其中YHL-14、YWF-08两种小分子对32D细胞没有抑制作用,但对KG-1细胞和THP-1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光动力抗菌化学疗法(Photodynamic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PACT)是一种新颖的抗菌方法,光敏剂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激活氧气产生活性氧(ROS),从而对周围的病原微生物产生
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定位技术的迅猛发展,位置信息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基于位置的服务已经成为生活中常见的服务,可以分为基于当前位置的服务和基于将来位置的服务。其中,基于将来位置的服务需要更精确地预测用户将来的位置,在信息推荐、空间规划、安全监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位置预测研究中,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是必要的步骤。数据具有时效性,利用陈旧的数据进行位置预测将产生误差,因此需要在数据预
在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重视教育、重视师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教育质量已成为民族振兴的重要举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民族振兴的希望是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是教师。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有着优秀政治素养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根本大计”。教育要实现科学的发展,关键在于加强教育队伍的建设。“国培计划”的实施正是为了提升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
博茨瓦纳英文著作《博茨瓦纳女性书写》于2019年出版,该文集主要包含虚构和非虚构两个部分,其中非虚构部分包含该国部分女性的书信、采访、法庭陈述、演说、新闻报道、回忆录等,不仅反映了该国女性社会生活现状与诉求,而且涵盖了众多语言和文化现象。该书的翻译及研究是导师负责的国家级社科重大基金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的子项目之一,在国内属前沿领域。为了促进对博茨瓦纳法庭陈述的深度认知并提升翻译能力,本次翻译实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BSN)也得到了广泛地运用,用户乐于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和个人偏好,如今流行的微博、微信都能足以证明移动社交网络的火热。通过研究分析庞大的用户位置信息数据,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位置推荐服务,从而帮助用户发现和访问自己未曾涉及过的位置领域,并且是他们感兴趣的地点。这不仅能避免用户浪费时间思考去哪儿,也能使得用户了解去哪儿能让自己收获快乐。由于位置信
超清、4k、8k等高分辨率数字视频的出现,使得数据量急剧上升,这给数据存储和实时传输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高效率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H.265),相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内容的丰富,移动通信流量需求呈指数增长趋势。人们在享受智能手机提供的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开始担心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随着数字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数字图像信息,而我们面对的视频图像信息一般都是经过压缩处理之后的。视频编码(压缩)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部分,旨在减少数据冗余并简化信息量。在当前信息高度繁荣的时代,与视觉相关的业务逐渐成为主流,数字媒体电视、远程教育和监控、短视频和直播等业务逐步融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生产方式。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网络基础设施
黄腐酸(fulvic acid,FA)是一种相对分子量小、易溶于水的腐植酸类物质,主要从泥炭、褐煤及风化煤中提取,广泛运用于农林畜牧医药等领域。由于来源和成分复杂,黄腐酸迄今难以从分子水平对物质组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大大阻碍了黄腐酸类产品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本论文针对这一问题,运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结合数理统计、药理学等研究手段,对黄腐酸的化学组成、矿源识别和活性分子进行了研究,为科学检测黄腐酸的物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miR-140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1,PD-L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一步检测上调miR-140的胃癌间充质干细胞(GCMSC)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PD-L1表达的影响,并以PBMC模拟胃癌细胞的免疫环境,观察miR-140表达上调的GCMSC细胞对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探讨其可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