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处在并长期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越发明显。“十三五”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前发展态势持续强劲,增速一直快于总体经济增速水平,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着我国经济朝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作为经济新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期,政府明确出台各种支持政策、投放大量资金,加大其领军企业的培育力度,但在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主要体现在缺乏核心技术、人才缺口大等问题。将政策落到实地,促进企业研发活动有效开展关乎战略性新兴产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和市场前景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企业成长的关键。企业生产经营和研发创新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企业。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间地域资源等存在较大差异,市场化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为了最大程度发挥政府支持的有效性,需要关注战略性新兴企业本身融资水平以及所在的地区市场化程度。由于各大数据库没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划分,本文基于Wind数据库发布的资讯报告以及概念股板块分类,手工整理战略性新兴产业下的子板块,以沪深上市的战略性新兴企业为研究对象,最终筛选获取了314家企业,以2013—2017年五年的数据共1570个观测值进行实证,通过构建适用于本文情境下的实证模型,考察政府主要采取的支持手段与企业研发投入间的关系,即政府补助、税收优惠与战略性新兴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这些关系在不同融资水平企业下的差异,以及市场化发展程度地区的差异性。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全面系统地从企业与政府层面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发现:(1)政府财政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研发投入具有积极的影响。(2)政府采取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积极的影响。(3)从产业总体上看,财政补贴的政策效果更好。(4)外部融资水平显著负向调节政府支持与战略性新兴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5)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政府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