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自然流产妇女的体质类型分布,以正常早孕妇女、育龄未孕妇女作为对比,找出其中的规律及自然流产发生的相关性因素,以此为据,通过中医药干预和调节育龄期妇女孕前及孕时的体质、减少引起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或者减少自然流产。方法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制定的《中医体质调查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分别对160名自然流产患者、正常早孕妇女、育龄期未孕妇女进行体质问卷调查。以此确定育龄未孕妇女、正常妊娠妇女及自然流产患者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并找出自然流产的相关性因素。自然流产组中,又分为胎元未殒组、胎元已殒组及滑胎组,确定三组的体质类型特点。结果1.自然流产多见于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患者。其中,自然流产组阳虚质明显多于正常早孕组及育龄未孕组,与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平和质各组之间无差异。2.胎元未殒组、滑胎组阳虚质明显多于正常早孕组及育龄未孕组,与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Logistic回归分析,对自然流产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有阳虚质、人工流产次数、自然流产次数、锻炼身体、体型偏瘦(P<0.05);其中阳虚质、人工流产次数、自然流产次数为危险因素(B>0,0R>1),锻炼身体、体型偏瘦为保护因素(B<0,OR<1)。自然流产的发生与其危险因素的关联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自然流产次数、人工流产次数、阳虚质。4.早期自然流产症状中阴道流血与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平和质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平和质为保护因子(β<0),其他体质为危险因素(β>0);腹痛与体质类型无关;腰酸与血瘀质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血瘀质为其危险因素(β>0)。结论阳虚质为自然流产发生的相关因素,既往有自然流产史、人工流产史均为自然流产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改善体质、减少自然流产发生的危险因素以预防自然流产的发生。可采取药物调理、饮食调理、情志调节、运动等方式对体质进行干预,从而降低自然流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