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饲料生产中广泛高剂量硫酸铜作为促生长剂以降低饲养成本,但是它在肉鸡上的效果不稳定,同时会促进饲料和动物体养分的氧化。碱式氯化铜(TBCC)的理化性质和硫酸铜不同,促氧化力低,作为饲料铜源使用可能更具优势。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确认高剂量硫酸铜或TBCC在肉鸡上的促生长作用,比较它们对饲料与动物体组织养分氧化的影响,评估TBCC的安全性,获取两铜源改善肉鸡生产性能的适宜剂量。试验饲粮(玉米-豆粕型)按2×5因子设计,分别以硫酸铜和TBCC作为铜源添加到饲粮中,添加的5个铜水平分别为0、50、150、250、350mg/kg。0水平组合并实施,每处理7个重复。试验选用0日龄COBB-48肉公鸡1890只,按体重一致随机分到各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肉鸡采用地面垫料平养,0~21天使用破碎料,22~40天使用颗粒料。试验测定了肉鸡体组织中的脂肪、维生素E与铜含量和血清色素含量,检测了肉鸡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脚胫罗氏比色值。试验结果为:1)在0-21天饲粮添加硫酸铜或TBCC可改善肉鸡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适宜铜水平为:硫酸铜150~176 mg/kg,TBCC为50~118mg/kg。2)在22~42天饲粮添加硫酸铜或TBCC有降低肉鸡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的作用。3)饲粮添加铜可显著改善肉鸡脚胫着色,以TBCC 250mg/kg铜水平和硫酸铜150mg/kg铜水平处理组着色效果最好。4)肝脏VE含量随饲粮铜水平提高而下降,心脏VE含量随饲粮铜水平增加而增加,肝脏丙二醛含量随饲粮铜水平增加而呈下降趋势。5)两种铜源形式的饲粮高铜都在250mg/kg铜水平有增加肝脏脂肪含量的趋势,而TBCC在350mg/kg铜水平增加了肉鸡胸肌肉脂肪含量。6)饲粮高铜显著提高了肉鸡肝铜和肌肉铜的含量,过高水平(>250mg/kg)则以TBCC供铜较硫酸铜在肝脏中的积累量低。结果表明,TBCC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饲料铜源,可在0-21天肉鸡饲粮中有效应用以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