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宠儿》(1873)作为新奴隶叙事小说,既是这一历史语境的产物,同时也对其产生积极作用.《宠儿》的作者托·莫里森,是当代著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对美国黑人的生活与历史极为关注.她旨在进行一种无可辩驳的黑人写作,对于其小说中的人物—受到极度压迫的美国黑人男女,她强调的是他们特殊的种族身份,因为她深知文学正处于从文明记忆中肖逝的危险之中.莫里森致力于使逝去的获得再生,以对美国黑人前辈们表达敬意以及激励当代美国黑人重看自己民族的历史,这使《宠儿》对于美国黑人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宠儿》的背景是1873年的美国重建时期.小说着重表现了记忆和历史的力量.对于小说中的那些已获自由的黑奴来说,过去是一种负重,一种他们竭尽全力,一心一意想要忘记的东西.然而小说的女主人公塞丝却怎么也逃不出奴隶生活的记忆,那记忆似阴影一般笼罩在她的心头.这些记忆附着在她死去的女儿的魂灵上,一直纠缠着她.18年前,塞丝为了让这个女儿摆脱奴隶生活的厄运而杀死了她.莫里森的这个故事取自发生在玛格丽特·加纳身上的一个真实事件:她和塞丝一样,在肯塔基州将要逮住她时,她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宠儿》就游离于虚幻的小说和真实的历史之间.通过对一个黑人家庭悲欢离合的记录,莫里森深刻论述了蓄奴制的历史遗毒及其对人心理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