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明代瞿佑所著的《剪灯新话》诞生后,在东亚各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除了朝鲜半岛金时习的《金鳌新话》、越南阮屿的《传奇漫录》,日本的《伽婢子》(浅井了意作、1666年刊行)也是在其影响下产生的“翻案”作品之一。《伽婢子》被誉为日本近世怪异小说的鼻祖,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学界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案”手法及特色、佛教因素及劝惩意识上。本研究以东亚比较文学为视角,通过与原典《剪灯新话》进行比较的方法,考察了浅井了意对于瞿佑经世思想的吸收,重新诠释了《伽婢子》的创作意图以及了意为何“翻案”《剪灯新话》的问题,同时结合净土真宗的教义,对真宗的僧侣了意为何会认同儒家入世、经世思想的问题做出了解释。本研究除了绪论及结语,正文共包含五章。第一章主要考察了《伽婢子》之《幽灵评诸将》中对于武田信玄的评价。在原典《剪灯新话》之《龙堂灵会录》中,瞿佑通过评价历史人物提出了对臣道的看法。浅井了意在“翻案”时,继承了原典中主张的谏诤主君之非等为臣之道,同时又从武道及文道两方面对武田信玄做了评价。他认同信玄的武道,却从不仁、好色、不孝、不慈以及用人不当几个方面对他缺失文道(儒家的修齐治平之道)进行了批判。信玄未能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来修齐治平,其最终结果只有灭亡。由此可见浅井了意与瞿佑的不同之处,即重视文道的治国思想。第二章综合《伽婢子》中的战争描写,考察了浅井了意对于武将在战争中的行为的褒贬。了意在描写战争时,继承了原典中痛恨战争的情感以及同情普通人民的忧民之思。此外,他认同儒家以仁义为核心的战争观,认为战争有仁义之战及无道之战的区别。武田信玄、长尾谦信及织田信长在战争中缺乏仁爱怜民之心,滥杀无辜导致民不聊生,不符合儒家的战争观,所以招致了意的批判。与此相对,了意对于重视文道、具有仁心、在战争中怜悯士兵及人民的北条氏康则表现出赞赏的态度。从以上褒贬中可以看出浅井了意的“翻案”在主题上的创新,即认同儒家的战争观、渴求怜悯国民的仁德主君的思想。第三章以《伽婢子》之《营谷九右卫门》为中心,并结合其他相关作品,考察了浅井了意对于仕和隐的看法。在原典《剪灯新话》之《华亭逢故人记》中,瞿佑描写了两位文人的不幸遭遇,他认为在乱世中“邦无道”的情况下,文人投笔从戎并非明智的选择,暂时隐居、在太平之世中发挥文才方为正确的经世济民之道。浅井了意“翻案”时将故事的主人公由文人改为了武士。他主张武士若得遇明主则应该积极建功立业、珍惜名誉;若遇到暗主不如放弃名声、选择避世隐居,这样也不违背忠臣之道。也就是说,浅井了意与瞿佑都具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他们所谓的隐其实都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其主流的价值观还是积极出仕。同时,了意的“翻案”在主题上又有所创新,即武士之隐与日本的主君无道则隐的忠君观息息相关。第四章以《伽婢子》之《梦游地狱录》为中心,并结合其他相关作品进行了考察。在原典《剪灯新话》之《令狐生冥梦录》中,瞿佑借地狱巡游类故事批判了佛教的追善供养的不合理性,表达了希望善恶有报的劝惩意识,其最终目的是教化世人遵守儒家的伦理道德。浅井了意在“翻案”时,吸收了原典中对追善供养的批判以及劝惩意识。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佛教的五戒十善与儒家的纲常伦理都具有劝善惩恶的作用,但浅井了意认同的却是儒家的道德劝惩意识。同时,了意与瞿佑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批判追善供养不仅仅是为了道德劝惩,还结合对作品结尾处的改动,达到了否定日本的传统佛教、宣扬净土真宗的优越性的目的。也就是说,浅井了意将儒家的道德劝惩与对净土真宗的唱导融为了一体。本研究的第五章是由前四章延伸而来。从前四章的考察可知《伽婢子》中既存在对净土真宗的宣扬,又有经世济民的意图。一般说来,佛教的出世与儒家的入世、经世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观,那么,浅井了意为何能将两者融为一体呢?第五章通过考察了意在同时期僧侣中的特殊性,同时探讨净土真宗汉视佛教戒律、重视儒家伦理的态度以及入世、经世的色彩,揭示了真宗与宣扬五戒十善、主张出世的其他佛教宗派的不同,解答了上述问题。综合本研究的考察可以看出,浅井了意吸收了原典《剪灯新话》中的经世济民思想,即对臣道的提倡、忧民意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以及儒家的道德劝惩意识。此外,相对于原典,他的“翻案”在主题上又有创新:既体现出重视文道的治国思想、认同儒家战争观、渴求仁君的思想、遵从日本的君无道则隐的忠君观几点经世思想,同时又包含对净土真宗的宣扬。在《伽婢子》中,浅井了意并未忘记自己作为净土真宗僧侣的身份,但他的创作意图中也包含经世济民的部分。了意之所以能够将儒家的入世、经世与佛教的唱导融为一体,是因为净土真宗与其他佛教宗派不同,具有入世色彩以及汉视戒律、重视儒家伦理道德的传统。本研究不仅重新诠释了《伽婢子》的创作意图,而且探讨了净土真宗与儒家思想之间的关联,这两点都具有很大的创新价值。更重要的是,相关先行研究指出《剪灯新话》的经世思想影响了金时习、阮屿等儒家正统的文人,本研究则证明该思想还影响了日本的僧侣。也就是说,本研究对于重新审视本国的文学作品《剪灯新话》以及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的影响力也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