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S2序列分析的何首乌PCr-RFLP和AS-PCR的分子鉴别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hu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何首乌为蓼科(Polygonaceae)植物何首乌(Fallopia multiflora)的干燥块根,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炎、抗肿瘤、降低胆固醇、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记忆等功效,是常用的大宗药材。当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何首乌的混伪品,如毛脉蓼(Fallopia multiflora var.ciliinerve)、翼蓼(Pteroxygonum giraldii)、白首乌(Cynanchum auriculatum)、芭蕉(Musa basjoo)等,这些混伪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何首乌的用药安全。何首乌中药材与混伪品外观性状较为相似,一般科研人员难以正确区分,本研究以何首乌及其近缘种和混淆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ITS2序列进行研究分析,探究鉴别何首乌与其近缘品及混淆品的新方法。  方法:  1.采用试剂盒法,改良SDS法,改良CTAB法对何首乌中药饮片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并进行分析比较。  2.提取何首乌、何首乌近缘种和混淆品基因组DNA,并对其ITS2序列进行扩增、纯化、测序,运用Seqman软件进行序列拼接,通过MEGA6.0软件进行序列的分析并构建K2P模型的NJ系统聚类树。  3.使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对何首乌及其近缘种和混淆品的ITS2序列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的分析,根据酶切图谱的差异选定合适的何首乌限制性内切酶,建立何首乌PCR-RFLP分子鉴别的方法,采用平板凝胶电泳和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酶切产物。  4.通过Cluxtal X软件对何首乌及其近缘种和混淆品的ITS2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找出具有稳定差异的变异位点,根据其变异位点设计1对何首乌特异性PCR引物,并对何首乌及其近缘种和混淆品进行PCR扩增,采用平板凝胶电泳和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  成果:  1.试剂盒法不适用于提取炮制后降解严重的何首乌饮片DNA,改良SDS法和改良CTAB法均可以提取何首乌饮片DNA,且从所提取的DNA质量上,改良CTAB法更胜一筹。  2.何首乌与其近缘种和混淆品ITS2序列间存在明显差异,种内遗传距离小于种间遗传距离。NJ系统聚类树显示不同产地的何首乌聚为一支,与其近缘种和混淆品可很好地区分。  3.基于ITS2序列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确定了鉴别何首乌及其近缘种和混淆品的内切酶NsbⅠ(MstⅠ,AviⅡ)。用NsbⅠ对何首乌ITS2序列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得到238bp和157bp的两条带,而何首乌近缘种和混淆品因没有NsbⅠ酶识别位点而不能够被NsbⅠ酶切,呈现一条带。用毛细管凝胶电泳对酶切产物进行检测,结果与琼脂糖电泳相一致。  4.通过何首乌ITS2序列126位(G/A)变异位点设计位点特异性PCR引物,退火温度为57℃时,何首乌正品均出现176bp的条带,而何首乌近缘种和混淆品均无扩增。用毛细管凝胶电泳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结果与琼脂糖电泳相一致。  结论:  ITS2序列可有效地鉴别何首乌、何首乌近缘种及常见混淆品。对何首乌及其近缘种和混淆品ITS2序列进行限定性内切酶切分析和比对分析,建立了何首乌PCR-RFLP和位点特异性PCR的分子鉴别方法,为何首乌的用药安全性提供技术保障。  本研究首次尝试将毛细管凝胶电泳用于何首乌PCR-RFLP和AS-PCR的分子鉴别。其鉴别结果与普通琼脂糖结果相一致,但毛细管电泳具有灵敏度更高、图谱清晰、可定量定性、分析速度更快、清洁无污染、对操作者健康、自动化分析及可同步处理数据等优势,具有替代平板凝胶电泳分析DNA的巨大潜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为课题“基于代谢组学的三维模式研究血脂灵片降脂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国家自然基金号:30973932)”中的方药化学指纹图谱部分的进一步研究而对单味药材泽泻(Rhizoma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