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贲门早期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分析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ca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贲门早期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其治愈性切除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的贲门早期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病理资料和临床特征,从而评价ESD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根据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治愈性切除组和非治愈性切除组,比较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灶部位、病灶形态、病灶直径、有无合并溃疡、病变层次等,分析影响治愈性切除的因素。结果:共计104例贲门早期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82例,女性22例,男女比例3.73:1,年龄27~80岁,平均年龄62.97±7.38岁。病灶无合并溃疡82例(78.8%),合并溃疡22例(21.2%);病变局限于黏膜层者85例(81.7%),侵及黏膜下层者19例(18.3%);术后病理类型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0例(28.8%),高分化腺癌53例(51.0%),中分化腺癌20例(19.2%),低分化腺癌1例(1.0%);治愈性切除组85例(81.7%),非治愈性切除组19例(18.3%)。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依次为94.2%、85.6%及81.7%。ESD相关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7例(6.7%)、术后狭窄2例(1.9%)及术后创面感染1例(1.0%)。非治愈性切除的病例共19例,其中10例追加ESD或外科手术,9例拒绝追加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3~32个月),随访期间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发现2例(1.9%)残留、1例(1.0%)同时性癌及1例(1.0%)异时性癌。非治愈性切除组病灶合并溃疡的比例高于治愈性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78,P=0.031)。非治愈性切除组病变侵及黏膜下层者比例高于治愈性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7,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于贲门早期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病变合并溃疡(OR=3.400,95%CI:1.065-10.852,P=0.039)、病变侵及黏膜下层(OR=6.378,95%CI:2.011-20.235,P=0.002)是导致ESD术后非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SD是治疗贲门早期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有效、安全的方法,术后出血和狭窄是其主要并发症。病变合并溃疡和病变侵及黏膜下层是ESD术后非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充分术前评估,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以实现治愈性切除。对于非治愈性切除病例的后续治疗,应综合评估后选择再次ESD治疗、追加外科手术或密切随访等。
其他文献
核能是一种清洁、可靠、经济的绿色新型能源,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消耗,核电在电力供应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核能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基础,核燃料包壳是保证燃料不发生泄露
随着人类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在遗传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研究机构在这一研究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如何从
当前,我国GDP节节攀升,由此使得社会公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公众已经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是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因
[目的]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的健康意识和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临床上成人正畸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快速地增长。然而,成人正畸患者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患者,由
氟尿嘧啶为一种临床常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主要杀灭增殖周期某一时相的细胞。由于氟尿嘧啶为一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当在血中达到一定的浓度后,就依靠在血中维持时间的长短来发挥
证券分析师这一职业,对金融市场来说至关重要,扮演着信息提供者和分享者的角色,不仅促进了信息的流通,更是由此提高了整个市场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信息不对称可能造成
提出一种基于信号特征信息的改进联合概率数据互联算法,该算法不仅利用目标状态空间信息同时利用了目标特征信息计算互联概率。在航迹交叉和近距离情况下,传统算法出现目标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