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加速的社会转型时期,本文的论述从社会转型谈起,从不同视角分析和总结了社会转型期的诸多特点及产生的影响。得出结论,这一史无前例的社会转型促使社会结构分化整合,社会运行机制转轨,社会资源和利益重新配置以及社会价值观念急剧变化,它在促使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导致了新旧两种体制严重的对峙和激烈冲突,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失范现象。由于才识所限,且为了服务于本文主旨的需要,本文仅选择了社会转型的一个侧面——由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这一视角,来剖析面对信息化浪潮的冲击,我们该如何建立新的伦理控制机制,有效应对信息活动中的诸多失范问题。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它既解构着人类社会原有的结构模式,又使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形式——网络社会,得以浮现,它在冲击着传统人类文明内核的同时,也使一种新的文明样式——信息文明,逐渐显露出来,而在作为文明重要内容的伦理道德领域则孕育着一场新旧观念之间的激烈冲突,这场冲突起源于网络社会中大量涌现的道德失范现象。本文就是针对当前社会信息伦理的诸多困惑与危机,如道德失范、道德冷漠、道德冲突等,提出了在新时期加强对电子文件管理利用中失范控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电子文件作为承载信息内容的重要载体,在信息大潮的冲击下,面临着一系列的管理和利用难题,电子文件的信息保护和安全防范、电子文件内容的失真与泄露、误操作带来的风险等给我们的档案工作带来了不便和危险,而这些因素的存在不仅与外在因素,如技术保护措施力度不够、政策及法律存在制约真空等有关,更与人们的利用观念和内心信念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对电子文件管理利用中的失范控制进行分析和论证就为上述问题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思路。构建适应信息时代特点的全新的社会伦理情境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本文的论述当然也不可能涉及到问题的方方面面,只重点从信息社会电子文件信息管理利用中的失范问题、失范成因、电子文件管理利用中的失范控制策略、解决电子文件管理利用中失范问题的具体措施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一课题。文中第三章和第四章提到的“自律”精神是全文论述的重点,也是建设新的信息伦理观的核心。道德自律和他律是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两种境界,而道德自律则是至高境界。在信息与网络时代,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隐蔽性和自由性,行为主体是否遵照道德规范不易被察觉和监督,传统社会中我们可以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制约人们的具体行为,而在信息时代,却只有靠人们内心信念一己的力量来支撑信息伦理,只有在全社会培育和养成道德自律的精神,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等实践,学会用“慎独”精神和道德良心等内在力量来约束自己,提高道德认知水平、陶冶道德情操、实践道德行为,真正从他律走向自律,实现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统一,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新时期出现的失范问题,使档案信息伦理建设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