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化学法-氢气一段还原制备钼铜复合粉末及其烧结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差热-热重分析(DSC-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研究湿化学法-氢气一段还原制备纳米钼铜复合粉末以及其烧结工艺。深入探讨水浴温度、磁力搅拌和有机添加剂对纳米钼铜复合粉末形貌和粒度的影响,从热力学角度讨论还原过程反应进行的可行性,并对钼铜复合粉末氢气气氛中一段还原的机理以及钼铜烧结体中晶体烧结模型进行研究。最后探讨钼铜纳米复合粉末的烧结工艺,研究钼铜烧结体性能并讨论烧结温度对这些性能的影响。以四水合钼酸铵((NH4)6Mo7024·4H2O)、氯化铜为原材料,水合肼为还原剂,通过水浴加热制备得到CUMoO4N0.42H1.26·H2O和Cu的钼铜前驱体粉末,CUMoO4N0.42H1.26·H2O极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Cu3Mo209、Cu2Mo05。同时Cu3Mo209、Cu2Mo05也是不稳定和易分解的物质,他们在200℃下易还原、分解生成M002、MoO3和CuO,从而促进MoO3在较低温度下还原成MoO2,最终促进整个还原过程,从而实现一段还原。该方法制备的钼铜纳米粉末形貌均匀规则,平均颗粒尺寸50-100nm,而且是钼包覆铜的包覆型晶体结构。将所制备的钼铜纳米复合粉末在不同温度下烧结,研究发现烧结温度对Mo-30%Cu的组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液相烧结法制备的钼铜复合材料由于铜的表面渗出而出现反致密化的现象,从而导致各种力学及物理性能大幅度降低。固相烧结制备的钼铜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及其他各项性能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高。钼铜纳米复合粉末的最佳烧结温度在1050℃,此温度下钼铜复合材料的密度、硬度、电导率、导热系数及热膨胀系数分别为9.52g.cm-3、214.7MPa、28.1MS·m-1、153.65Wm-1K-1、8.6×10-6K-1。
其他文献
我国高铁技术和电机电器产品的快速发展,对漆包线提出了更高和更多的要求。聚酰亚胺(PI)漆包线是目前耐温等级最好的漆包线之一,而其性能与PI漆包线漆的性能密不可分。目前PI漆包线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漆液的表观粘度大,制备漆包线时涂覆性差,同时漆液的储存稳定性差,最终漆包线的性能难以保证。因此,开发低表观粘度、较好的储存稳定性和较高耐温性能的PI漆包线漆是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以均苯四甲
建设工程领域“黑白合同”的类型包括:就强制招标项目另签背离“白合同”的合同,违法招投标就强制招标项目订立数份合同,就自愿招标项目另签背离中标合同的合同.就构成“实质
金属铜粉在固体润滑剂、导电材料以及催化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铜粉的制备方法有多种,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所获得的铜粉其形态、纯度等也不尽相同。本文采用超声乳化电解法进行金属铜粉的制备,分析了制备工艺与铜粉形貌特征的关系,得出制备颗粒状铜粉的工艺条件;利用计时安培法探讨pH、Cu2+浓度与乳化添加剂对铜结晶形核/生长行为的影响。论文还利用极化曲线、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测试技术研究了铜粉经MBT、HQ钝化
马克思主义仍然致力于减少各种形式的异化、压迫和统治.直到1980年代,一种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形式和一种自觉的法律理论开始汇合.柯林斯的 《马克思主义与法律》试图概述经典马
随着粉末冶金行业的迅速发展,实现复杂形状、高密度、高性能的粉末冶金产品十分迫切。将数值模拟技术应用于粉体成形中,可有效预测产品质量,降低生产周期和成本。压坯密度大小及均匀性是影响粉末冶金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故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对铁碳铜粉末的压制规律进行了以下研究:1.针对Fe-2%Cu-0.8%C成分粉末建立材料参数模型,并结合椭球屈服准则和修正的库伦摩擦模型,建立了 Fe-2%Cu-0.8%C粉末
白蚁及其共生微生物构成的生物系统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降解利用木质纤维素机制,其中纤维素酶、木质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在白蚁生物系统转化木制纤维素食料过程中发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