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生产性服务业所表现出的“助推器”与“黏合剂”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年来,福建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总体上呈现出良好态势,但其中生产性服务业还位于起始阶段,整体发展水平与竞争能力仍相对较弱,难以满足福建产业快速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因此,对福建生产性服务业的现实状况和现存问题进行梳理、剖析,探讨影响福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不仅含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提升福建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中观经济分析层面,将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纳为研究对象而不考虑行业的内在差异问题。文章围绕福建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与发展策略这一主题,在通过定量与比较分析法总结福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和现存问题的同时,引入经济贡献率和就业比率对福建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效应展开研究,研究分析显示福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利于促进本省经济与就业的增长,但目前这种促进作用还未得到充分释放。受限于研究视角与写作篇幅,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产业经济理论,在需求和供给的视角下构建了更为全面的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在定性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之后,采用因子与回归联合分析法、多元逐步回归法对其展开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市场和产业结构因子、经济实力和环境因子同福建生产性服务业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对外开放度因子对福建生产性服务业的积极效应还未发挥出来;同时更深入考察福建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差别时,发现经济发展模式和城市化水平对它们二者均存在影响。除此之外,影响福建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还包括物质资本及劳动力的投入状况等,影响福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还包括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政府干预程度。根据前文的分析,文章最后从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强化闽台生产性服务合作等六个方面提出加速推进福建生产性服务业质量提升的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