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已经提前宣告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养老问题特点是,人口老龄化增速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子女养老负担日益严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资金匮乏。然而与此同时,我国家庭养老功能急剧恶化,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养老资源贫乏。如何缓解养老困境已经成为热门话题。今年9月“以房养老”在国内引起了一片反响,因为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明年开办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保险的试点。但反向抵押贷款更大的障碍和问题仍然存在,很显然,如何设计一个我国独有的反向抵押贷款模式成为整个过程的焦点。首先,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本文贤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反向抵押贷款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反向抵押贷款的理论基础,并介绍分析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国外(以美国HECM为例)的运作状况,并从国外实施反向抵押贷款中获得启示并予以借鉴。其次,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办反向抵押贷款进行了博弈分析。包括商业银行开办反向抵押贷款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了我国目前开办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存在的主要障碍,指出了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市场存在需求不足、成本风险大等缺陷,同时又对商业银行开办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为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以房养老模式做好铺垫。再次,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方式进行定位。对我国反向抵押贷款的组织模式、运作模式、定价模型进行了设计。文章主要设计了初期一级市场的运作模式,即在商业银行、借款人、中介机构间的运作,并对后期的如何解决贷款运作过程中的流动性瓶颈进行了简要的设计,即实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证券化,同时,为确保反向抵押贷款的能长久有效的运作还提出设立信用和保险机制。另外,对反向抵押贷款的定价也是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分别对有赎回权的产品分别建立了保险精算模型及对无赎回权的产品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并运用两种定价模型对案例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两种结果的意义。最后,本文对反向抵押贷款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评估和管理,分析并提出了不同风险的风险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办反向抵押贷款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于本论文研究中存在的疏漏进行了总结,并对进一步研究进行了描述和展望。本文的独到之处和创造性成果在于从商业银行自身的角度对是否开办及如何开办反向抵押贷款进行了分析,包括商业银行开办反向抵押贷款产品的必要性、可行性;本文在反向抵押贷款存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定价模型,在于对有无赎回权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分别采用最适合的两种定价方法建立模型,分别为保险精算模型和期权定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举例,运用两种定价模型对案例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