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健康是每个个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不仅影响到了身体健康,同时是个体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越来越多的聋人进入大学就读,对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从未中断。研究者在结合前人研究和实际经历的基础上,依据一般问卷编织的流程,以307名聋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自行编制了《聋人大学生社交焦虑问卷》,并对291名聋人大学生施测了问卷,同时对12名聋人大学生进行了访谈研究,以此呈现聋人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研究发现聋人大学生在社交焦虑的不同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社交焦虑在人口学背景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对焦虑的认知中存在明显的不足。本研究结论如下:自编聋人大学生社交焦虑问卷包含两个子问卷以及四个维度,其中子问卷一包括一般社交情境、众人面前表现两个维度,子问卷二包括害怕负向评价、逃避两个维度。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7—0.86之间,子问卷一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子问卷二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三周后各维度的重测信度系数在0.77—0.85之间,两个子问卷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83和0.90,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聋人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1)聋人大学生社交焦虑各维度中,众人面前表现得分最高,其次分别为害怕负向评价、一般社交情境以及逃避。(2)最令聋人大学生感到焦虑的社交情境和感受包括与听人教师交谈、在大型会议上发言、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紧张、害怕单独与异性相处。(3)聋人大学生社交焦虑在聋生性别、年龄、年级、专业、家庭月收入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父母听力状况、父母学历上也存在显著差异。(4)社交情境下焦虑的感知与程度方面,一般社交情境引起的焦虑较少,且持续时间短;众人面前表现的情境能引起绝大多数聋人大学生的焦虑,其中多数聋生会较快的平复,个别聋生的焦虑会持续较长时间,强度也较高;只有极少数聋生可以说出“焦虑”的概念,其他聋生对其概念无法描述清楚或对这个词本身没有认知。(5)社交焦虑产生的原因方面,消极的应对方式、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归因方式、负性生活事件、较高的兴奋性都是增加社交焦虑的原因。(6)所有聋人大学生都表示社会支持很重要,并且最关心的社会支持为求学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