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当今老龄化步伐的加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养老问题,多数家庭都面对独居老人群体人数不断增加、老年人抚养比不断上升的问题,养老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身体机能的减退、子女长期不在家、家庭关系紧张等因素,城市独居老人成为老年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长期处于独居状态,所以有精神抑郁、心理失调等问题。为使独居老人能安度晚年,了解独居老人的精神状况、减少独居老人的消极情绪、满足他们的精神慰藉需求,是老年社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根据在鄂州市Z社区的实践经历,本研究以Z社区的101位独居老人作为调查对象,以10位独居老人作为小组工作对象。围绕“城市独居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这一主题,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掌握独居老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并运用社会支持理论、活动理论、社会参与理论等,对Z社区独居老人的访谈,进一步了解该社区独居老人的精神慰藉状况,评估独居老人的精神需求,发现Z社区的独居老人主要存在精神文化生活单一、情感支持缺失、人际交往不足等问题。为更好地满足独居老人的精神需求,本研究根据Z社区的发展状况,运用社区的资源,在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设计小组活动,帮助独居老人排解消极情绪、挖掘自身的优点、搭建社交平台,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最后,本研究对小组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估,认为该活动基本达到了小组活动的预期目标,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从社会工作视角,运用社会工作的技巧与方法进行介入,通过开展小组活动,以满足独居老人的精神慰藉需求,以期在小组活动结束之后仍能使独居老人之间的互动、互助具有持续性,最后达到独居老人能自助服务的状态。然而在开展的小组活动中,主要存在服务周期较短、个体关注度不足、技巧运用不够娴熟等问题。为更好地满足独居老人的精神慰藉需求,提出如下几点建议:第一,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第二,重视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第三,制定合理的小组工作跟踪机制;第四,丰富小组工作的介入方式;第五,拓宽小组工作的介入角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