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末开始,伴随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在校学生数量的持续激增,学校所需教师的数量基本上一直处于高位走势,使得大量青年教师进入到高校教师队伍。据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中专任教师共有1440292人,其中40岁以下(含40岁)教师有876880人,约占总数的60.88%。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高校青年教师一般拥有着较高的学历、较深厚的专业知识,然而,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教学实践知识欠缺、教学能力不强、自主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如何激发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当下高等教育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制度作为调整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要求大家共同遵从的行动准则或办事规程的强制性的规则体系,对于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借助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在全面了解、掌握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情况下,基于现状从制度层面分析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性建议。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重点阐述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以及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此部分主要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夯实了研究基石;同时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ERG”理论以及制度变迁理论出发,探讨了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与路径选择的理论依托。第三部分是实证调查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部分高校领导、青年教师、在校学生展开调查,了解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其相关制度现状。第四部分是制度性原因分析。通过对已有制度文本的分析、调查现状的分析,以及访谈文本的整理与分析,着重从薪酬制度、培训制度、职称晋升制度以及考核评价制度等维度分析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性原因。第五部分为制度性建议。基于上述原因分析,遵循人本性、公平性等原则,相应地从薪酬制度、培训制度、职称晋升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四方面提出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