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最具标志性的创新和突破。本文的主旨是从“特色”的角度,系统探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特色问题的基本依据;二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三是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一) 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形成的依据和背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统一的原则、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与各民族不同特点相统一的原则、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形成的理论依据;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以及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形成的历史依据;中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是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特色问题的国情依据;顺应国际潮流和时代主题变化,以及对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新发展与东亚崛起的清醒认识,是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依据。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普遍真理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我们过去搞的超越阶段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历史起点上看,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后发展国家类型的社会主义;从目标模式上看,是切合中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