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入侵植物的它感作用和对光环境的适应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来植物入侵是严重的环境问题也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为了找到一些与入侵性有关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了西双版纳常见的5种菊科植物——紫茎泽兰(入侵性强)、飞机草(入侵性强)、兰花菊三七(入侵性弱)、胜红蓟和鬼针草(外来非入侵种)的它感效应,以及紫茎泽兰、飞机草和兰花菊三七对生长光强(100%、50%、36%、12.5%、4.5%相对光强)的形态学、生理学适应.
其他文献
近年来,被动毫米波辐射图像模拟在辐射测量应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一方面通过辐射图像模拟来了解目标和场景之间遮挡、反射等辐射现象,认知并总结其辐射特征规律。另一方面图像
目的:肿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肿瘤细胞恶性转移,肿瘤细胞的侵袭与恶性转移也是各类肿瘤的最基本生理特征和发病机理。肿瘤细胞分泌的自分泌运动因子(Autocrine motility facto
烤烟云烟87广泛种植于云贵地区,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本文对云烟87烟叶的腺毛发生、花芽分化及大小孢子发育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并统计了各种细胞的分布特点,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根的初生结构包含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根的次生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周皮、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茎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构成;叶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2)烤烟云烟87叶表皮的腺毛
本论文主要测定了鸮形目四种鸟类的线粒体调控区全序列,从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角度对鸮形目鸟类线粒体调控区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鸟类线粒体调控区的起源、进化、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日益复杂的通信环境对接收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宽带数字接收机技术逐步受到重视,但接收机产生的非线性失真会严重影响接收信号的质量。基于系统辨识的方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