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氏火针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ungm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火针针具和针刺深度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评价贺氏火针在临床上治疗本病的优势之处。  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析因设计。收集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天津市公安医院针灸理疗科和贺氏三通中医专科门诊部(北京),诊断为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患者,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131例,随机分为四组,即贺氏中粗火针深刺组、贺氏中粗火针浅刺组、贺氏细火针深刺组、贺氏细火针浅刺组。每组除选用的火针针具和针刺深度不同外,其他治疗方法均相同。每组均1周治疗1次,4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次、治疗8次、治疗12次后的CEAP临床症状等级分类、VCSS临床表现严重程度评分、C IV IQ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评价四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果:  1.本研究最终完成病例125例,贺氏中粗火针深刺组34例、贺氏中粗火针浅刺组30例、贺氏细火针深刺组32例、贺氏细火针浅刺组30例。四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四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CEAP临床症状等级分类、VCSS评分和CIVIQ评分,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四组患者治疗后的CEAP临床症状等级分类、VCSS评分和CIVIQ评分,与治疗前相比,P均<0.05,治疗前和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贺氏中粗火针深刺组能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静脉的曲张状况,提高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生活质量。  3.患者治疗后四组组间的CEAP临床症状等级分类、VCSS评分和CIVIQ评分比较, 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趋势,表明贺氏中粗火针深刺组优于贺氏中粗火针浅刺组、贺氏细火针深刺优于贺氏细火针浅刺组。  4.贺氏中粗火针深刺组治愈9例,显效25例,有效0例,无效0例,总显效率100%;贺氏中粗火针浅刺组治愈3例,显效24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显效率90.00%;贺氏细火针深刺组治愈4例,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显效率81.30%;贺氏细火针浅刺组治愈0例,显效9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显效率30.00%。通过比较,四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贺氏中粗火针深刺组治愈和显效例数及总显效率均优于其他组。  结论:贺氏中粗火针深刺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疗效确切,见效快,且疗效呈持续性加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近二十年针灸治疗共济失调临床文献报道特征,归类分析,总结规律,对随机对照试验疗效进行评价,以期指导临床。  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 N K I)、维普
目的:以“从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为指导,通过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调查表(TCSS)评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症候积分表(中医症候积分表)评分、空腹血糖(F
目的:探讨电针在改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血液循环、疼痛及Harris评分方面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南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