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素营养对水稻的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高效吸收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研究不同硅制剂对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水稻植株养分吸收、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规律。本文以东农427水稻为试验材料,选用盆栽方式,分别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进行叶面喷施Si-50-G(含氨基的硅制剂)、Si-60-G(含环氧基的硅制剂)、Si-50(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Si-60(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Si-RH(水稻壳提取的硅)5种硅制剂。以喷施等量蒸馏水作为对照,并分别测定了水稻分蘖期、孕穗期、成熟期时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硅含量,水稻植株的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硅含量和水稻叶片光合色素、脯氨酸含量,成熟期水稻的产量及构成因子。研究结果对黑龙江省水稻的可持续高产、稳产以及硅肥的研发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将为合理使用硅制剂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1)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喷施适宜种类的硅制剂,可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与CK相比,在分蘖期喷施,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27.03%(P>0.05)~70.92%(P<0.05);土壤有效硅含量提高0.05%(P>0.05)~8.63%(P<0.05),其中Si-60-G处理效果最佳。在孕穗期喷施,土壤碱解氮含量提高4.15%(P>0.05)~12.71%(P<0.05),其中Si-60-G处理效果最佳;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5.06%(P>0.05)~26.10%(P<0.05),其中Si-50-G效果最佳。(2)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喷施适宜种类的硅制剂,可以提高水稻植株的养分含量。与CK相比,分蘖期和孕穗期的所有处理均可提高水稻植株全氮量,其值提高了 4.62%(P>0.05)~52.03%(P<0.05);稻穗中全氮量在孕穗期喷施Si-60-G时最大,显著提高了 41.97%。孕穗期所有处理均可使植株中全磷含量增加,其值提高了 3.55%(P>0.05)~34.69%(P<0.05),其中Si-60-G作用效果最佳;稻穗中全磷含量在分蘖期施用Si-60-G时最好,较CK显著增加26.61%。分蘖期的所有处理可使植株全钾含量增加0.10%(P>0.05)~15.43%(P<0.05);分蘖期和孕穗期喷的所有处理均使稻穗全钾含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孕穗期喷施不同硅制剂使植株有效硅含量增加3.77%(P>0.05)~14.61%(P<0.05);稻穗中有效硅含量在分蘖期喷施Si-60-G时最大,较CK显著增加11.71%。(3)分蘖期喷施不同硅制剂可使水稻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提高4.80%~12.10%(P>0.05);孕穗期除了 Si-60处理外,其他处理光合色素含量较CK增加4.87%~14.59%(P>0.05)。分蘖期和孕穗期喷施各硅制剂使水稻叶片脯氨酸含量较对照CK增加幅度为0.4%~42.99%(P>0.05)。Si-60处理的脯氨酸含量均最高,分蘖期为470μg.g-1,孕穗期达375μg.-1。(4)喷施不同硅制剂均使水稻增产10.52%(P>0.05)~15.25%(P<0.05),并使株高降低3.53%~8.01%(P>0.05)。在分蘖期喷施Si-60-G可使水稻产量和有效穗数达最大(P<0.05)。不同处理可使水稻穗粒数增加0.97%~10.08%(P>0.05);结实率提高2.13%~6.49%(P>0.05);千粒重增加4.44%~14.98%(P>0.05),并均在分蘖期喷施Si-50-G时达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