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蔓延的进程加快,城镇化导致城市用地紧张,衍生出许多环境问题,因此,构建生态文明城市成为当下一项重要的任务。西部大开发政策在西南地区已取得明显的成果,该地区中小型山地城市的发展进程加快,但是城市绿地建设质量不够好,绿地数量不足,布局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中小型山地城市的绿地状况很少引起重视,而人们也容易被常识误导:山地城市四周围绕山体,城市环境质量好,却忽视了人工栽种绿地和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本文以地处乌蒙山区的毕节市八个典型中小型山地城市:七星关区、金海湖新区、大方县、金沙县、黔西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的建成区为研究范围,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与GIS获取绿地数据,以2018年6月实施的绿地类型分类标准对绿地进行类型划分与数据库建立,对新标准下的绿地数据进行格局(斑块类型、面积、数量、分布)和绿地服务功能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八个城区绿地格局分析对采集的八个城区的绿地数据经过绿地大类分析,得到各城区绿地类型较为完整,区域绿地面积最大,为2170.47hm~2,符合山地城市自然山体占比大的特点。附属绿地的斑块数最多,为37900个。从中类分析可知,各城区都存在公园绿地类型不完整的现象,黔西县公园绿化面积和位置分布格局较优,公园绿地面积为314.92hm~2,织金县的公园建设需要较高程度上提高质量,通过综合分析得到公园建设都有待提高;研究区内所有的广场规模皆不符合应急避难场所的要求;未较好利用立体绿化提高附属绿地的质量。从景观生态学得到绿地斑块破碎度较大,达不到该面积标准下所能达到的服务值。各城区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皆不能达到园林城市的标准。2、绿地服务功能分析通过绿地的社会服务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美感服务功能分析可得:以坡度耗能的可达性方法计算出各个城区的实际服务半径:七星关区和织金县为292m,金海湖新区和赫章县为313米,大方县和纳雍县为274米,黔西县和金沙县为253米,实际服务盲区比理论服务半径500m的服务盲区大;以实际服务半径为准考虑建成区内的规划公园,得到中小型山地城市的规划公园服务盲区较大;对应急避难服务功能分析得到除了织金县和赫章县不能达到人均应急避难2m~2/人的要求,大方县、纳雍县和赫章县虽然达到标准,但是分布格局不佳。对绿地降温功能的研究得到各城区降温的绿地类型都不同;对道路植被结构的降噪服务分析可以得出金海湖新区的道路减噪效果最好,对各城区道路的植被结构应该增加乔灌草类型。七星关区山体绿地水源涵养能力最强,蓄水量超过15000hm~2;各城区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因此保护山体重要性应该得到重视。从建设园林城市的视角分析综合分析可得:研究区八个城市的绿地需要增加绿化数量与优化绿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