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酰基硫脲类衍生物的靶向设计合成及除草活性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s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草剂作为至关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保障农作物稳产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除草剂的长期广泛使用,出现了残留药害、杂草产生抗药性等诸多问题,因此,研发具有新作用靶标且结构新颖的除草剂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转酮醇酶作为除草剂的靶标蛋白,并结合早期得到的除草剂先导结构嘧啶吡唑胺类化合物4u,通过分子设计、分子对接以及活性筛选等技术以期得到除草活性优良的化合物。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研究以吡唑胺类分子为先导化合物,通过骨架跃迁和活性基团拼接等方法,设计了一系列化合物分子,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将设计好的化合物分子与同源模建得到的拟南芥转酮醇酶AtTKL1三维结构模型进行对接,以期筛选得到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化合物。通过对对接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具有较高结合能的33个目标化合物,化合物Ⅳ-16与转酮醇酶活性空腔中的关键催化氨基酸Arg 598和Arg 434通过氢键进行相互作用,这说明目标化合物可能表现出较高的除草活性。对其进行优先合成,最终得到33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均通过核磁表征进行确证,其除草活性也通过试验得出。本研究通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为20:1的溶剂比例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单晶培养,得到代表性化合物Ⅳ-16的单晶,经由Bruker Smart类衍射仪,通过石墨单色化的射线(MoKα(λ=0.71073 (?)))进行衍射,在113(2)K下通过φ-ω扫描的方式收集得到了化合物Ⅳ-16的单晶衍射数据,单晶结构与设计结构完全吻合,因此更加精确的验证了本试验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小杯法与茎叶处理法两种方法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分别进行离体与盆栽试验,以期评价其除草活性。通过小杯法试验得出,在浓度为200 mg/L的条件下,化合物Ⅳ-1、Ⅳ-4、Ⅳ-17、Ⅳ-26、Ⅳ-27和Ⅳ-28对油菜根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9.34%、100%、94.94%、94.79%、94.91%和96.23%,其中化合物Ⅳ-4能够完全抑制油菜根的生长,显著优于对照化合物4u和对照药剂莠去津;此外,化合物Ⅳ-1、Ⅳ-4和Ⅳ-27对油菜茎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6.65%、100%和95.84%,其中化合物Ⅳ-4能够完全抑制油菜茎的生长,显著优于显著优于对照化合物4u和对照药剂莠去津;化合物Ⅳ-16、Ⅳ-18和Ⅳ-19对反枝苋根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2.01%、70.16%和76.63%,显著优于对照化合物4u和对照药剂莠去津;同时,化合物Ⅳ-1、Ⅳ-11、Ⅳ-16和Ⅳ-27对反枝苋茎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4.48%、74.43%、81.27%和74.13%,显著优于对照化合物4u以及对照药剂莠去津;此外,化合物Ⅳ-6、Ⅳ-8、Ⅳ-11和Ⅳ-13对马唐根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3.25%、69.65%、78.09%和76.21%,显著优于对照药剂莠去津。由茎叶处理法试验测得,化合物Ⅳ-1、Ⅳ-2、Ⅳ-4和ⅣV-27对油菜鲜重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5.25%、70.55%、83.78%和81.78%,显著优于对照化合物4u以及对照药剂莠去津;化合物Ⅳ-9、Ⅳ-16对反枝苋鲜重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6.83%和80.68%,显著优于对照化合物4u;化合物Ⅳ-27和Ⅳ-31对马唐鲜重的抑制率分别为56.75%和59.38%,显著优于对照化合物4u与对照药剂莠去津;由茎叶喷雾法测得的目标化合物除草活性均略低于小杯法,可能由于盆栽中植物叶片表面具有蜡质层,相对简单的剂型加工未能使化合物分子达到作用靶标。综上,化合物Ⅳ-27表现出较好的除草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焊缝结构是金属结构连接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在深海船舶等工业制造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焊缝结构的健康状况也与服役场所的安全性息息相关,如果不对服役场所中的焊缝进行定期地缺陷检测,排除隐患,将可能造成不可挽回代价。在各式各样的检测方法中,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因具有一次扫描即可检测长距离部件内外缺陷的优势脱颖而出。实现基于超声导波进行缺陷检测的核心部分即为传感器在部件中对于超声导波的成功激励与接收。而现有传
“Skopos”一词源自希腊语,意为“目标”或“目的”。该词于20世纪70年代由汉斯·弗米尔引入翻译理论,用于表示译作的目的和翻译这一行为的目的。“目的论三原则”是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概念,分别是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其中目的性原则居核心地位,决定着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目的论把翻译活动看成是一种跨文化交际,重视目标文本在目标文化中的可接受性,从受众的角度对翻译进行新的审视,对翻译实践具有
评价系统(Martin&White 2005)是一个人际语义系统,现有研究大多应用评价系统进行话语分析,较少涉及评价分析中的方法论问题。仅有的少数探讨评价分析方法论的研究主要关注双重标注问题,而非评价分析的系统方法和原则。本文试图弥补这一不足,促使学界关注评价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对此开展更深层次的探讨。本文重点探讨应用评价系统进行话语分析时需要考虑的方法论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具体分三个主题进行论述:
阿魏酰低聚糖(Feruloyl oligosaccharides,FOs)是禾谷类籽粒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氧化、抗糖化和益生元等生理活性,但FOs会降低面制品的口感和风味。采用发酵法制备FOs过程中阿魏酸酯酶(Ferulic acid esterase,FAE)参与水解麦麸释放FOs,同时FAE会作用于FOs的酯键使其降解,因此FAE对FOs产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课题组前期采用比较转录组学技术
学位
学位
柔性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存储装置,在便携式、可穿戴设备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电极材料是决定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碳布(CC)作为一种典型的柔性基底材料,因其高柔韧性和高导电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其存在比电容较低的缺点。为解决这一问题,将高性能的金属硫化物直接负载在碳布上,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文以碳布为研究对象,分别与Sn S2、CuS和VS2三种金属硫化物进行复合,
近年来,为满足工业轻量化和低成本的要求,在管路系统中常采用双金属复合弯管来代替单层弯管,既满足了其综合性能要求,同时还降低了金属材料用料成本。铜系双金属复合管以耐腐蚀、导热电性能好、塑性能力强的铜及其合金为基管,覆管采用轻质量的铝或钛,结合了二者的优势常应用于供暖、腐蚀液体的管道运输。本文针对规格为(?)34×t3mm的TA2/T2钛铜双金属复合管,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平台,研究钛铜双金属复
学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5G技术的商用,基于位置的应用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越来越普及,地图导航、社区电商和移动社交这些LBS服务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海量的空间数据。作为LBS服务中最重要的技术,空间文本发布/订阅在海量空间数据的推送分发、查询等操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空间文本发布/订阅技术中的空间索引及文本索引,提出了高效的空间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