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如何保持文化多样性,保持本土文化特色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艺术领域和美术教育的前沿,不同国家与民族的研究者们都把如何在教育中捍卫与传承各民族的本土文化作为神圣的学术使命。
我国的美术新课标明确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该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这既是对全球趋势的一种积极回应,也表明我们对美术教育与文化的紧密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美术教育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文化的高度,美术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观照下的学习。但是,在广大的农村,美术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其文化价值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彰显。
本研究在对定州农村中学美术教育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有关理论和笔者的深入思考,对定州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美术教育与本土文化的关系,梳理了本土文化的含义,对定州本土文化进行了历史溯源,重点讨论了本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体现;第二章:展示了定州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定州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实际调查;第三章:对定州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分析,从历史原因、家庭教育以及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等角度解析了定州农村中学美术教育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第四章是对定州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展望,既有宏观的建议,也有具体的操作对策,期待能够更好地促进定州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弘扬定州本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