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访问控制结合,解决单点故障问题并实现去中心化的访问控制是当前物联网访问控制的研究趋势。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访问控制系统,使用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技术进行访问控制决策,访问控制权限仅在用户与区块链之间流动,以保证访问控制的可靠性。本文针对基于区块链的访问控制中因访问控制策略粒度过粗,出现越权访问、过度授权等问题,设计了一个访问控制策略模型FACPM(Fabric A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访问控制结合,解决单点故障问题并实现去中心化的访问控制是当前物联网访问控制的研究趋势。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访问控制系统,使用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技术进行访问控制决策,访问控制权限仅在用户与区块链之间流动,以保证访问控制的可靠性。本文针对基于区块链的访问控制中因访问控制策略粒度过粗,出现越权访问、过度授权等问题,设计了一个访问控制策略模型FACPM(Fabric Access Control Policy Model),该模型通过多个子元素的配合对申请访问控制权限的用户进行属性审查,实现细粒度访问控制。由于区块链中的数据对参与节点公开透明,因此使用区块链存储访问控制策略时,相关信息会暴露给所有节点,导致用户敏感信息被他人非法获取。本文设计了一套访问控制策略保护方案FACPPS(Fabric Access Control Policy Protection Scheme),该方案在不影响访问控制过程的基础上,将访问控制策略信息与其他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区块链中,保护了访问控制策略信息的完整性与隐私性。本文选择超级账本作为区块链架构,在Ubuntu平台使用fabric-sdk-node实现系统的应用,并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检测与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同类型的研究相比,本文提出的系统在数据写入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可以承受更大规模的访问请求。最后本文在智能家居场景下对系统进行了应用测试,表明系统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
其他文献
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尚处在建立之后的完善阶段,其立法现状和司法现状都不容乐观。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在2010年通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首次面世,并通过立法进行了规则细化,但未有实质性进步,排除规则仍停留在原则性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追求上更加倾向于追求实体正义,立法方面仍存在非法实物证据的界定不明、实物证据范围狭窄、与瑕疵证据易混淆的不足之处。除此之外,取证禁止性规范的缺失、排除非法证据的证明责
卫星组网是海洋环境安全监测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卫星能力的多样性,同一个监测任务下会产生多种卫星分配调度方案。对卫星调度方案实施合理的评估与决策,从而辅助决策者遴选出一个较优方案已成为卫星组网研究的关键问题。目前对于卫星组网系统评估决策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卫星组网调度方案作为评估决策的对象,针对卫星组网调度方案评估决策方法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根据卫星组网常态化监测任务和应急
本文论述的在线庭审,是指庭审各方主体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沟通进而完成质证、辩论等庭审环节的一种新型庭审机制。2021年最高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在线办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的草案,标志着在线庭审规则已经具备从互联网法院推行到普通法院的条件。但互联网法院的在线庭审规则建立在“涉网案件”的逻辑前提下,是基于在线庭审与电子商务纠纷属性相匹配这一规律下的产物。所以互联网法院的在线庭审规则具有
当前,公平与公正待遇条款已成为国际投资条约中很常见的一项外资待遇条款,但各国在国际投资条约中往往对该条款进行语义抽象的设计,这使得该条款的内涵与适用范围远未达成统一,进而不同的国际仲裁庭对该条款的解释也具有差异性。以上种种现象使得国际投资条约中的公平与公正待遇条款成为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最具争议的条款之一。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公平与公正待遇条款的概念;其次对国际投资条约
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是民事审前程序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案件繁简分流的重要手段。在法官员额制改革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立案数量不断上升,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依然严峻。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正式确立了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通过证据交换、明确争议焦点、庭前调解等方式,帮助法官实现积极的案件管理,保证案件集中审理和促进和解,同时也为民事纠纷提供了多元化的解决
目前,人们习惯用手机相机记录生活,而且图片是记录信息的一种重要媒介,因此图片在手机相册内大量存在,开发一款辅助用户拍照的相机和能够高效管理手机相册内大量图片的系统有着积极意义。手机应用商店内相机类应用的主要功能都是美颜和滤镜角度,优化用户拍摄的照片,很少有涉及到提示用户如何拍照的功能。部分图片管理类应用只是基于图片的时间和地点分类,也有基于图片内容进行分类的应用,但是该类应用大多数都会要求用户将图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日常物理对象或事物的网络,物联网设备之间的数据获取和传输是物联网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前提。在物联网中由于网络本身以及数据的特点,针对物联网的路由协议研究尤为重要。传统的路由协议进行路径选择时一般只考虑路由度量,鲜有考虑过数据包属性(例如:大小、编码等)。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路由度量和数据包属性相结合的物联网路由选择策略,并设计与实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电商的认可度日益升高,网上购物已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淘宝、京东等平台深耕C2C领域,自身壮大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商业营销模式,推动国内电商业务持续蓬勃发展。行业的进步带来了极大的利润和便利,但其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第一,“数据过载”问题。电商业务的蓬勃使得相关用户及商品数据呈爆发性增长,用户越来越难以从繁杂的数据中及时、精确地找到所需信息。第二,“冷启动”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Web服务的数量飞速增长,各种类型的服务推荐系统层出不穷。尽管各大服务推荐系统都展现了高效的数据处理、服务推荐等性能,但现有的服务推荐系统大都基于中心化平台开发,功能与数据集中于中心服务器,这种过于中心化的权限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数据被篡改、数据泄露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区块链技术在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智能合约技术,开发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的服
为解决时间序列方法对弹性时机点的预测中步长固定、考虑指标单一、预测结果不包含临界点等问题,为弹性策略提供更充足的准备时间,本文考虑访问量和特殊日期对弹性时间点(临界点)的影响,提出临界点预测与实时监测结合的资源预警模型。该模型以历史匹配数据库作为核心,使用长周期的历史数据训练临界点预测模型,并构建历史匹配数据库。将数据中心视为黑盒,通过黑盒监控指标实时监测来为预测模型提供输入数据和完成历史匹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