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辅助装置磁悬浮转子模糊控制算法的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an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心室辅助装置主要用来辅助人体的左心室泵血,以维持人体机体正常的生理血液循环。左心室辅助装置血泵转子工作状态是左心室辅助装置稳定工作的关键,也是泵血血流量满足生理需要的关键,因而对转子的控制问题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使用传统 PID控制左心室辅助装置血泵转子,在建立转子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它进行了PID控制仿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因为左心室辅助装置是装在人体上的,就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血液是一个飞流的流体,使得我们实际建立的系统模型应是一种非线性系统,数学模型就不能完全的表达转子实际系统的性能特点。当加上一些干扰或者非线性环节的时候,PID控制就达不到控制效果。  本文将比较热门的模糊控制理论应用到左心室辅助装置转子的控制研究中,其控制系统属于非线性系统,数学模型难以确定,随携带者的动作容易发生变化,血泵结构具有不稳定性、易受干扰和非线性等特点,工作环境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对于一些系统模型难以准确描述的被控对象,模糊控制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只需将那些不确定的因素进行模糊化运算,减少不确定因素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本文针对传统 PID控制的不足,提出了应用模糊理论的两种控制设计:第一种是模糊 PID控制算法,针对左心室辅助装置磁悬浮控制系统强非线性复杂结构和系统参数易变等特性,结合模糊控制的优势,改善传统 PID控制方法,使得系统以更快的速度达到稳定状态;第二种基于双因子免疫机制的模糊 PID控制算法,因模糊控制也存在自身的缺点,对于大滞后控制系统,模糊控制就难以达到控制的效果。受人工免疫系统研究的启发,双因子免疫机制对具有时延滞后的控制系统有着很好的调节作用,因而本文设计了双因子免疫调节的模糊 PID控制算法,改进了模糊 PID控制器,提高了左心室辅助装置转子控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控制被控对象出现时延的情况下,采用双因子免疫机制,识别因子迅速识别抗原,促使杀伤因子与相应的侵入抗原作用,杀灭抗原,同时杀伤因子自身也会消亡。减小外界不确定因素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可以更好的回到以前的稳定状态。前一种本质上是一种系数自调整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后面一种算法是对前面一种算法的改进,使得左心室辅助装置转子控制系统在控制上有更强的抗干扰及抗时延能力。  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两种模糊控制算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对于左心室辅助装置复杂的控制系统在控制精度、静、动态响应(抗时延、抗干扰)方面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本论文首先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重点回顾了LiFePO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分析指出了LiFePO尚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由于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LiFe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主要侵害雏鸡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导致以免疫抑制为主的淋巴细胞衰竭综合症,造成对多种病原的易感性增加和其他疫苗
钒是炼钢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全世界85%以上的钒用于钢铁工业。钒通常以铁合金或钒化物如碳化钒(V2C或VC)或碳氮化钒(VCN)的形式加入钢中,并在钢中与C、N或者其他元素相互
本文针对国内现有的口腔正畸计算机辅助系统功能落后、不完善等问题,对临床需求和系统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来解决医患沟通矛盾的方案,设计并划分了相应的
该文以SiO-AlO-MgO系可加工玻璃陶瓷为研究对象,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等检测手段与数值化模拟计算方法,对云母可加工玻璃陶瓷的成分、制
我国铁、铜资源十分贫乏,对进口矿依存度高达60-85%,但铜渣中含有大量有价金属,其中铁的含量高达40%左右,铜含量1%左右,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由于铜渣中铁主要分布在磁铁矿和橄
本文在介绍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和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采用软锰矿、菱锰矿吸收SO2废气制取硫酸锰的扩大化实验研究,扩大化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实现使二氧化
本文用Vc、KBH4、NaH2PO2、水合肼和葡萄糖作还原剂,在不同条件下还原Cu2+制备纳米铜粉。比较了还原剂的能力及性能,确定了还原方法:葡萄糖预还原-水合肼还原法。 通过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