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NILS研究不同品质检测方法在小麦品质评价中的作用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不同品质检测方法在小麦品质评价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连续选择性回交方法获得的回交6代(BC6),Glu-A1和Glu-D1位点均为1亚基和5+10亚基,Glu-B1位点分别为7OE+8*、17+18与7+8亚基的克丰6号小麦品种和龙麦20小麦品种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s,NILs)为试验材料,利用Zeleny沉降值和SDS沉降值、粉质仪和揉混仪、拉伸仪和吹泡示功仪等不同的品质检测方法对小麦品质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近等基因系间品质指标差异的百分比大小确定各品质指标在评价小麦品质中的作用。田间试验设计采用对比排列,四次重复。  克丰6号小麦品种Glu-B1位点7OE+8*、17+18和7+8亚基近等基因系的品质分析表明,各亚基间在面粉蛋白和干、湿面筋含量上基本相同,统计学上差异均不显著。Zeleny沉降值和SDS沉降值分析结果表明,近等基因系间的Zeleny沉降值差异较大,SDS沉降值的差异较小。近等基因系间粉质仪的形成时间、断裂时间差异,揉混仪左峰时间、左峰面积、和面时间、峰值面积、右峰时间、右峰面积、8min带宽差异,拉伸仪的最大拉伸阻力和拉伸面积差异均为7OE+8*>17+18>7+8,7OE+8*与17+18和7+8间的差异都较大。吹泡示功仪的P值7OE+8*>7+8>17+18,W值7OE+8*>17+18>7+8,L值17+18>7+8>7OE+8*。  龙麦20小麦品种Glu-B1位点7OE+8*、17+18和7+8亚基近等基因系的品质分析表明,各亚基间面粉蛋白、干、湿面筋含量上差异很小,但面粉蛋白统计学上差异显著。近等基因系间Zeleny沉降值的差异大于SDS沉降值的差异。近等基因系间粉质仪形成时间差异,揉混仪左峰时间、左峰带宽、左峰面积、和面时间、峰值面积、8min带宽差异,拉伸仪最大拉伸阻力和拉伸面积差异均为7OE+8*>17+18>7+8,7OE+8*与17+18和7+8间的差异都较大。在吹泡示功仪的 P值17+18>7+8>7OE+8*,W值7+8>17+18>7OE+8*,L值7+8>7OE+8*>17+18。  综合以上结果,Glu-B1位点7OE+8*,17+18和7+8亚基对小麦烘烤品质指标的遗传效应依次为7OE+8*>17+18>7+8。根据Glu-B1位点亚基近等基因系间品质指标差异的百分比大小和稳定性来看,在评价Glu-B1位点亚基遗传效应时,Zeleny沉降值好于SDS沉降值,揉混仪参数好于粉质仪参数,拉伸议参数好于吹泡仪参数。本试验结果暗示不同仪器及品质指标间是相对独立的,均有着各自的特殊性。
其他文献
在后PC时代,随着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发展,Linux应用日益广泛,行业应用产品的平台化开发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同时,银行、税务等行业信息化建设也从对个人电脑的大量需求转变为对以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