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贵州大学科研种鸡场培育的贵州黄鸡、矮脚黄鸡以及正在选育的地方品种兴义矮脚鸡3个品种共180只作为供试群体,利用PCR-RFLP技术对可作为肌内脂肪(IMF)含量候选基因的H-FABP基因和A-FABP基因的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分析了两基因的遗传变异IMF含量的关系,为确定影响IMF沉积的主效基因或与其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奠定基础。一、该研究对三个品种鸡H-FABP基因第二内含子和A-FABP基因第三内含子的PCR扩增产物进行了PCR-RFLP分析,分别发现了HhaⅠ、MspⅠ-RFLP两个多态位点和一个HinfⅠ-RFLP多态位点,但是酶切位点的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不同。二、在贵州黄鸡、矮脚黄鸡和兴义矮脚鸡中HhaⅠ-RFLP等位基因A的频率均占一定的优势;在MspⅠ-RFLP中等位基因N的频率在矮脚黄鸡和兴义矮脚鸡中占优势;在HinfⅠ-RFLP座位上,等位基因A的频率在三个群体中均占优势。三、三种酶切位点中,三个品种之间的遗传特性的差异也较为明显。在HhaⅠ-RFLP中除矮脚黄鸡表现为低度多态外,其余两个品种均表现为中度多态;在MspⅠ-RFLP中除贵州黄鸡表现为中度多态外,其余均表现为低度多态;在HinfⅠ-RFLP中,三个品种均表现为低度多态。四、通过对PCR-RFLP多种基因型与三个品种鸡IMF及相关性状的分析发现,对于鸡H-FABP基因的HhaⅠ-RFLP位点而言,三个品种鸡群在该位点上等位基因B与较高的肌内脂肪含量有关,等位基因B为控制肌内脂肪沉积优势基因,能提高鸡肉中肌内脂肪含量。因此BB基因型可用于于标记辅助选择,提高肌内脂肪的含量。五、在鸡H-FABP基因MspⅠ-RFLP位点中,三个品种鸡群杂合子MN基因型的腹脂率均优于两纯合子。这一结果说明杂合子MN与脂肪的沉积有一定的相关。六、贵州黄鸡群体在A-FABP基因HinfⅠ-RFLP位点上,BB基因型个体在沉积脂肪的能力上具有较大优势;在矮脚黄鸡和兴义矮脚鸡公母鸡群体内A-FABP基因HinfⅠ-RFLP位点上各基因型对所测定的各性状均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