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enwu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牟宗三在熊十力先生的当机一喝下即契悟儒家之慧命,从而步入儒家之堂奥。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牟宗三致力于发掘传统文化之精义,吸收西方文化特别是康德哲学之精髓,在会通之基础上,将中西文化融为一炉,建构了其严整而庞大的道德形上学体系,本文即是对牟宗三道德形上学进行的相关研究。引文部分本文简单地交待了牟宗三创立道德形上学的背景与理论来源,阐明道德形上学的含义及道德底形上学、道德神学等概念的区别。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讲述了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的核心范畴“智的直觉”的内涵及牟宗三对智的直觉进行的实践论证与理论论证。然后笔者考察了牟宗三之论证的合理性及其限度,及其与海德格尔、舍勒等哲人观点的异同。第二章对牟宗三之道德形上学体系展开论述。两层存有论——无执的存有论与执的存有论构成道德形上学的基本结构,二者以智的直觉为中心,以良知自我坎陷为中介,可以相互转化。第三章论述牟宗三的圆教理论。牟宗三试图以中国之圆教理论证成康德之圆善论,他认为德与福在圣人处诡谲地相即就是圆善实现。结语部分笔者对牟宗三的整个体系进行了考察,指出牟宗三不能证成良知本体,良知只能呈现不能坎陷,从这一意义上言,牟宗三建构道德形上学的努力是失败的;但他提出的智的直觉具有重要哲学意义,一方面我们可以把智的直觉限制在道德直觉的意义上使用,另一方面,亦可以把智的直觉推扩到整个价值之域,称之为“价值直觉”或“价值明察”。
其他文献
在马克思的哲学中,"自由王国"是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最高境界和最终归宿被确立起来的.但后人在对"自由王国"加以解释时,究竟是从本体论视域出发把它作为人的自我实现的理念,还
意向性是哲学史上最为艰涩的概念之一.虽然它的基本涵义就是"指涉性"和"相关性",但是由于牵涉到诸多传统哲学问题和形而上学假设,意向性在当代哲学的视域内已经成为了一整个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农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在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的选育与推广及超级稻的研究等方面做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