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城市景观的文化传承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象征,是文化过程的产物。而城市景观是城市文化的一本记录册,用物化了的形式传递着情感。在当今时代,人们不再只注重景观的形式和功能,开始更加关注其文化形态上意义的传达,注重其对历史文化的传承。然而形式上的嫁接传统文化和符号式地对传统文化“回收再利用”,只会使当代的文化变得庸俗不堪,失去其中心地位,因此当代城市景观如何将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成为了景观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当代西方城市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主义透过表意系统探讨深层结构的研究方法来探究景观对于文化的传承。通过从物质层面的景观元素文化传承,到非物质层面的景观意识文化传承,再到象征层面的景观符号文化传承的研究,来分析当代景观设计师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进而阐释景观文化传承的手法。在物质层面,景观对于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景观元素的文化传承上。城市景观对于文化的传承并不是主体与受体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而是通过景观形式来传承的,反映到景观的物质形态上,即是景观元素形式上的传承。通过从自然元素、人工元素和抽象元素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这些景观元素经过人们历代的加工,传统精华的形式被保留下来,同时伴随着历代的更迭变化,这些景观元素也融入了当今时代的特色,形成了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景观形式。在非物质层面,景观对于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景观意识的文化传承上。西方古典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当代景观设计师十分重视对它的研究和探讨,注重对古典园林造园理念、手法和文化内核的传承和发展,摒弃其不适于当今社会发展的方面,吸取、发扬其精华的方面,并将历史和传统的视界和当代的视界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既包蕴传统文化信息又具有当今时代风格的城市景观。在象征层面,景观对于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景观符号的文化传承上。当代景观设计师视景观为由众多景观符号所构成的文本。因此,他们常常通过对这些景观符号的选择、编码和组织,并结合象征、隐喻、暗喻等手法,将历史文化信息置于其中,建构多种多样的信息载体,进而传达其中的文化意义。在结论部分,本文全面总结了城市景观文化传承的三种形态和当代西方景观设计师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表达方法,以期对当代的景观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教育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他的角色行为
《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汉语学界对于复句的分类体系、关系类型及其所对应的关系词语的下位分类存在很多不同的意见。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各个时期转折复句分类的研究情况,针对汉
自神话原型批评引入中国,借此解释女娲原型意义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同时,在将其原型意义引入到解析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明清小说创作构思的研究成果就乏善可陈了,本篇论文的撰
隐私权与新闻自由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可的公民基本权利。而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新闻自由的界限随之扩展,而公众人物的个人隐
<正> 叛徒、卖国贼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是以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为基础的。他否认战争的客观规律,宣扬唯心论的先验论;否认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宣扬“天才将帅
传统的农机试验需要反复设计、制造和改进,且受季节、农时和天气的限制,研发周期长,成本高。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农机仿真与虚拟试验能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是实现农业
再生水灌溉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再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有害物质可能带来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风险,不合理再生水灌溉引起的系统安全和环境污染风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尤其是自1999年开始的连续扩招,使高等学校的在校生规模大幅增长,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化为“大众教育”,高校扩招后的大学生已陆续毕业走上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是近年来统计学的一个新课题。随着统计内容的扩展,原来适用于综合评价社会生产规模、速度、结构方面的价值指标方法,已表现出某种局限性。综合经济效益的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持续稳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品充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人们将从单纯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