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行为下再生植物纤维性能衰变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87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废纸的回收利用是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碎浆和打浆是废纸利用第一道工序--制取原料的关键环节,对废纸的利用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打浆和碎浆的研究是提高废纸利用效果、减轻环境污染的重要课题。本课题研究了碎浆和打浆对再生纤维回用品质的影响,为提高纤维利用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对碎浆和打浆设备进行改进,以延缓纤维衰变、提高纤维品质。研究结果表明,碎浆的浓度、转子转速、时间、温度、pH等因素都会对纤维性能和成纸性能产生影响;纤维表面氢键强度在碎浆过程中发生变化,对纤维结晶状况产生影响;此外,利用低温N吸附对纤维平均孔径和BET比表面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碎浆处理对再生纤维平均孔径影响非常小,但累积孔容最大提高30.95%, BET比表面积呈现增大趋势,碎浆20min时提高18.31%。利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ngineer优化设计碎浆转子,在最优工艺:碎浆时间10min,转子转速900rpm,碎浆浓度12%,pH12,碎浆温度40℃条件下,新型转子碎浆较快且循环平稳,实现了浓度在12%以上的中高浓度碎浆,增加生产能力20%,单位质量浆料耗电量节省了12.8%;细小纤维含量增加5.50%,纤维长度下降了2.04%,保水值提高了5.35%,纤维的两个主要强度指标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分别提高了4.77%和5.76%;纤维平均孔径下降了4.72%,BET比表面积提高了17.59%。与旧转子相比,新型转子具有明显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打浆使细小纤维含量增加10%以上,6%以下的低浓打浆对纤维有一定的切断作用,一、二次回用纤维长度仅分别降了8%和8.16%;打浆能够有效改善纤维回用品质,使三次回用纤维成纸抗张指数分别提高39.90%、27.77%、18.90%;纤维润胀性得到改善,一次和三次回用纤维保水值分别增加32.06%、37.7%,但随着回用次数的增加,打浆对改善再生纤维回用品质的作用逐渐减弱;随着打浆度的升高,结晶度先略有上升而后降低,纤维素分子间氢键作用先增强后减弱;纤维孔径、累积孔容、BET随着打浆度的提高而增加。利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ngineer优化设计打浆机磨片,在最优工艺:打浆时间10min,打浆浓度6%,间隙0.3mm条件下,新型磨片打浆时间从20min缩短到10min,增加生产能力50%,单位质量浆料耗电量节省了13.6%;细小纤维含量增加了5.18%,纤维长度上升了4.54%,纤维保水值提高了4.13%,成纸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分别提高了7.01%和6.88%;再生纤维BET比表面积增加了2.61%,平均孔径升高了9.35%,累积孔容提高了12.51%。与旧磨片相比,新型磨片打浆效果有了较大提高。
其他文献
<正>北京是一个爱摆架子的城市,东京则随意平和得多。这一点可以通过对车站的比较窥见一斑。东京的铁路系统非常发达,贯穿市区的12条地铁线和3条JR线(原国铁)由一条环绕市区
<正>郴州古称"林邑",意为林中之城,自秦置郴县始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郴州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东临江西,南接广东,是湖南对接粤港澳的"南大门",素有"天下第十八福地""中国优秀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以下简称CD+4CD+25)在数量及对其胰岛素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6例1型T1DM患者(T1DM组)、43例2
用超声波处理乳化液提高其冷却润滑性能国内外至今很少有报导,但用超声波处理乳化液,可提高乳化液的冷却润滑性能,减少乳化液的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故研
按照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利用甘肃省6个辐射站的资料,采用气候学方法计算分析了甘肃省的太阳总辐射,同时利用实测日照时数资料,分析评估了甘肃省太阳能资源的其它参数,并给出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术后预防尿潴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8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
为确保按质定价市场环境下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竞争力和建设积极性,将CO2排放强度量化并纳入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中。提出一种基于集对分析原理的评估方法,引入联系度并采用隶
用 Auto CAD2 0 0 0中文版和 Excel2 0 0 0表计算工程土方量 ,是在没有专门的道路设计软件的情况下 ,验证土方量的一种新方法 ,其计算程序简便、运算快捷、结果准确
定量分析了风电并网引起的风电场和电网的成本效益和环境效益。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计及盈利能力约束和电网安全运行约束,建立了风电最佳接纳能力优化模型,并采用微分进化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