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自交系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动态变化及其与淀粉积累的关系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玉米的用途发生了重大变化,玉米淀粉正从单纯用作粮食、饲料逐步向作为工业及医药等原材料过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及资源的巨大损耗,玉米淀粉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增加。深入研究玉米籽粒淀粉形成的生理机制,对选育产量更高、淀粉含量更高的玉米新杂交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两个高淀粉和两个低淀粉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分析了玉米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动态积累规律,同时对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生物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淀粉(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积累动态的相关性进行讨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灌浆过程中4个自交系籽粒淀粉(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变化趋势均呈“S”曲线变化。高、低淀粉自交系籽粒淀粉含量不同主要是由于直链淀粉含量不同所致,而籽粒支链淀粉含量差异较小。但是玉米籽粒灌浆初期直链淀粉含量并无显著差异,而是在灌浆中后期才逐渐表现出来,直链淀粉合成启动时间和积累速率的大小最终决定籽粒直链淀粉的含量;而支链淀粉含量的差异在灌浆初期就已形成,高淀粉自交系支链淀粉的初始积累速率比低淀粉自交系大,支链淀粉含量与其最大积累速率并没有必然联系;总淀粉含量也主要取决于初始积累速率的大小,而与最大积累速率关系不明显。 2.灌浆过程中4个自交系ADPGPPase(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S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GBSS(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都出现在20~30DAP(授粉后天数)。两个高淀粉自交系zj01和zj03的SBE(淀粉分支酶)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都在20DAP达到峰值;两个低淀粉自交系zj05和zj10的SBE活性则呈双峰曲线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20DAP及30DAP和15DAP及30DAP。 3.灌浆过程中两个高淀粉自交系的SSS和GBSS活性显著高于两个低淀粉自交系。4个自交系灌浆过程中SSS活性变化与支链淀粉含量变化一致;GBSS活性峰值和最终总淀粉含量一致,均为zj03>zj01>zj10>zj05,ADPGPPase和SBE活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以徐薯18甘薯藤为材料,对采用中试设备提取出的甘薯藤多糖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甘薯藤多糖的分离与纯化、对自由基的清除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对SD大鼠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及对小白鼠的抗疲劳作用。 中试设备提取出的多糖溶液经浓缩、乙醇沉淀、Sevage法脱蛋白,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活性炭脱色的最佳条件为:60℃、20min、0.5%活性炭用量,再透析,制备出甘薯藤多糖(PSPV,Polysaccha
摘要 :创新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作为一门锻炼学生思维的基础学科,在整个的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 数学学习 ;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对中学生来说,数学课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有效的学科之一。我认为
一种由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研发的便携式地面遥感设备GreenSeeker目前在美国已广泛应用于田间氮素诊断和估测产量,并取得不错的效果。我们于2004年国内首家引进该设备,开展
学位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也在渐渐的发生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环境的改善等。然而,目前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解决,否则会成为难以协调的矛盾,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初中数学教学要求,从多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课堂应该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手段,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