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壳聚糖(CS)具有高甲醇阻隔性、低成本、无毒害、成膜性能好等优点,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质子交换膜(PEM)材料。然而,CS质子电导率低和尺寸稳定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使用接枝和共混改性的方法能够同时提升这两项性能,但仍存在性能提升有限、质子传输基团可控性差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将具有规整孔道、结构可调的金属有机框架(MOF)引入CS基体中,但MOF存在耐水解稳定性较差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壳聚糖(CS)具有高甲醇阻隔性、低成本、无毒害、成膜性能好等优点,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质子交换膜(PEM)材料。然而,CS质子电导率低和尺寸稳定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使用接枝和共混改性的方法能够同时提升这两项性能,但仍存在性能提升有限、质子传输基团可控性差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将具有规整孔道、结构可调的金属有机框架(MOF)引入CS基体中,但MOF存在耐水解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而共价有机框架(COF)具有结构可控的孔道,且耐水解性好。因此,本论文基于CS的接枝改性以及复合COF两种方法,力求同时有效提升质子电导率与尺寸稳定性。具体研究如下:1、CS的接枝改性。首先,使用丁磺酸内酯(BS)分别对粉末(CS-BS)和溶液(SCS)状态下的CS进行磺酸基团接枝,研究了改性方法、投料比对结构和性能的影响。SCS的质子传导能力虽有所提高,但尺寸稳定性差。CS-BS则能够同时提高这两项性能,且当BS与CS投料比为1:1时(CS-BS100),提升效果最明显。另外,为提供更多的交联位点,使用丝氨酸对CS进行氨基接枝改性(NCS),研究基团类型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CS的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且尺寸稳定性差,在70℃时,因过度吸水而造成交换膜破裂。2、CS与COF复合。在CS基体中添加含有磺酸基团(-SO3H)和仲氨基团(-NH-)的酮烯胺类共价有机框架(TpPa-SO3H)。磺酸基团的引入提升了质子电导率。同时,TpPa-SO3H的酸、碱基团能够参与交联反应,提高了交联程度,限制其吸水溶胀。而COF孔道对CS分子链的吸附,进一步提升了尺寸稳定性。本文也通过惰性物质-对二甲氧基苯封堵TpPa-SO3H孔道的方法验证了孔结构的作用。3、接枝改性CS与COF复合。将接枝改性和复合方法相结合,实现了质子传导能力与尺寸稳定性的进一步提升。发现当TpPa-SO3H与CS-BS100以质量比5:100复合时,提升效果最为明显。与纯CS膜相比,在25℃时,其质子电导率提升了57.0%,体积溶胀率降低了51.5%。TpPa-SO3H与NCS复合后,复合膜尺寸稳定性有所提高,不会因过度吸水而破裂,但仍会发生过度溶胀而导致无法测试。
其他文献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负担,使用清洁替代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同时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是未来能源利用的发展方向,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海洋温差能发电(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OTEC)利用海洋表面温海水作为热源并以深海冷海水作为冷源,使用低沸点工质基于特定热力循环输出电力,不耗费任何燃料并且不会造成污染,因而已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OT
在如今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数据的可信性对数据分析和处理而言至关重要。物联网中的数据大多由传感器收集,并通过雾计算、云计算环境存储和处理。但随着传感器设备的成倍增长,节点更易遭受诸如数据篡改、未经授权的访问等攻击。此外雾环境和云环境的复杂性,使得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经受着新的安全考验,导致其安全风险迅速增长。为了降低由数据源带来的安全威胁,本文从感知层、雾环境和云环境三个层次构架角度提出安全方案,用于
在硅片的传输系统中,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被广泛应用,然而如果利用传统方波驱动方式,无刷直流电机输出转矩会产生很大的抖动,因此本文引入矢量控制算法,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通过控制转矩电流恒定,达到抑制转矩脉动的目的。为了提高控制性能,基于坐标变换理论,构建起dq坐标系下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将交流物理量转变为直流量。在调制方式上,本文提出利用不同区间的电流
自锂离子电池问世至今,在各类3C产品上得到广泛应用,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对锂离子电池贡献巨大的三位科学家,足以说明其对世界的影响。但是近年来,化石能源的日趋短缺以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带动电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锂离子电池在该领域的短板逐渐显现,储能不足、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亟需解决,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际运用研发看,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都达到瓶颈期。因此,研发性能更好的新型电池成为未来动力电池领
钠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能源转化和储存装置,其优势主要有高能量密度、循环寿命长久以及成本低等,因此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电池体系。近年来,钠离子电池受到了科研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缺少制造简便、坚固耐用、并且价格便宜的正极材料,使得钠离子电池的发展陷入了瓶颈,因此寻找合适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成为其发展的关键。本文选取了两种电极材料,包括碘(I)材料和碲(Te)材料,对其在钠离子电池体系
开发可再生能源是降低化石燃料消耗量及CO2排放量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海洋温差能的稳定性高、储量丰富,具有发电的潜力,是当前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有机朗肯循环(ORC)是应用最广泛的海洋温差能发电循环之一,但是效率低、成本高;卡琳娜循环(KC)和上原循环(UC)采用氨水混合工质,在循环结构上进行了改进,循环效率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本文以卡琳娜循环和上原循环海
钾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钾离子电池的优势众多,如资源丰富、电极电势低等。因为钾、钠、锂在同一主族,所以电池的工作机理非常相似,它们都是依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本文选用了Sb2S3和Sb2Se3两种纳米线作钾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在透射电子显微镜内以纳米线为工作电极搭建钾离子电池,从微观层面探索纳米线在嵌钾/脱钾过程中实时的形貌、结构、成分的微观变化,揭示纳米材料
火力发电作为我国电力生产中的主力,对我国供电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电力生产的运行安全问题一直受到电力企业的重点关注。因此如何通过对火电机组运行控制的优化,达到提高机组控制能力和稳定运行的目标,是企业自始至终致力解决的难题。以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igital Electric-Hydraulic Control System,DEH)为例,汽轮机在经过长期运行或维修后,DEH系统阀门实际流量特性曲线
磺化聚醚醚酮(SPEEK)是质子交换膜(PEM)的理想基体,刚性疏水主链提供优异的力学强度,亲水磺酸侧基赋予其优异的质子传导能力,相对较窄的亲-疏水相分离结构可以有效抑制甲醇燃料渗透。然而,SPEEK的质子传导能力主要依赖于磺化度,质子电导率随着磺化度提高的同时力学强度、尺寸稳定性以及甲醇阻隔率下降,因此本文以较高磺化度SPEEK作为PEM基体,针对其高温时过度吸水溶胀,导致机械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我国每年的农林废弃物产生量相当可观。通过热解技术促使有机质组分发生迁移转化从而获取高附加值产物,是较为高值化的生物质利用方式。但在工业过程中往往暴露出原料转化效率不高、反应器结构优化效果不明显以及产物品质较差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热解机理认识不清、反应动力学数据来源不可靠以及产物性质变化规律掌握不全所导致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综合气体释放规律和残焦表面特性总结出了原料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