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2分钟腰腹训练”对办公室文员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康复效果进行研究,为办公室文员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康复提供理论依据,尝试制作适合我国办公室文员针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工间操。方法:将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2018年6月—2018年12月)康复医学科门诊部职业为办公室文员、符合纳入标准且诊断为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患者43例,按照就诊的时间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4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其中脱落病例3例,对照组1例,实验组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中频治疗+常规推拿治疗),运动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2分钟腰腹训练”(上卷腹,下卷腹,双侧侧桥,臀桥。四个动作各一分钟,连续做3组,共12分钟,其中侧桥左后各三十秒)。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时、治疗结束(治疗8周)后的三个时间节段进行评估,评估所采集的指标有: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表面肌电指标(多裂肌屈曲时平均肌电值与伸直时的平均肌电值的比值)。用SPSS19.0软件对采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个组组间数据及基本信息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三个不同时间节段点重复采集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ODI值、左右两侧多裂肌FER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VAS评分、ODI值、左右两侧多裂肌FER值的变化在治疗4周时和治疗结束后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常规治疗+“12分钟腰腹训练”组VAS评分、ODI值、左右两侧多裂肌FER值变化在治疗4周时、治疗结束后较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分钟腰腹训练能明显缓解办公室文员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改善患者多裂肌功能。并且不需要任何器械,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是治疗和辅助治疗办公室文员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可考虑制作成工间操向企业推广。